记者江洪作 通讯员林丽霞何子铃
近年来,灵山县武利镇在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深入实施特色农业提升工程的过程中,充分发掘当地农业优势资源,壮大了芒果、果苗、白鸽等一个个特色产业,涌现了“芒果村”、“果苗村”、“白鸽村”、“红椎菌村”、“竹笋村”等一个个农产品特色村。绘就了一幅幅富美乡村的壮丽画卷。
安金村:打造芒果品牌
初夏五月,走进安金村,一栋栋楼房拔地而起,进村道路蜿蜒前行,山坡上、田间里一个个诱人的芒果沉甸甸地挂满枝头,在骄阳下散发出浓浓的芒果香气,置身其中满满都是幸福的味道。“自生态乡村活动开展后,我们村的芒果又‘活\’过来了”,随行的安金片区党建工作站站长叶枝坚高兴地说。
据了解,十年前,安金村村民在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扶持帮助下,开荒辟地掀起了种植优质金穗芒果的热潮。后因市场不景气,安金村民纷纷外出打工,芒果园就自然而然地被丢荒了。芒果由“香饽饽”变成无人问津的“野果”,产量不断下降。
自清洁乡村活动转变升级为“生态乡村”建设活动后,武利镇党委、政府迎头赶上,强化规划先导,统筹整合各种力量和资源,大力引导各村发展能凸显本镇农业产业特色的“一村一品”。安金村也就在这样的号召力度下,决心重新塑造具有安金特色的芒果“品牌”。
为了确保芒果产得出、销得出、卖得好,安金片区党建工作站多次组织站成员深入田间地头征求果农意见,并联系镇农业站等有关部门上门为果农提供统一的种植技术,同时镇、村干部还通过网络、电话以及联系农村经纪人等方式为果农提供外地客商的信息,极大地帮助果农拓宽了芒果的销售渠道。据悉,目前全村共种植芒果3000多亩,预计今年年产量200多万斤,总产值预计达到160万元。
汉塘村:小果苗挑大梁
走进汉塘村,小洋楼前摆放小车的新农村风景随处可见。放眼望去,嫩绿嫩绿的田野里,三五成群的村民们或弓腰挖植果苗,或提桶浇灌果苗园圃,或为即将发货到外地的果苗剪除杂枝,……整个生产过程繁忙且井然有序。
汉塘村已有几十年的果苗培育历史,起初村民都是零散种植培育,而且品种单一,销售市场狭窄。因此产量和效益都很不理想。近几年,汉塘村按照镇党委、政府“一村一品”的规划,通过引进新的培育技术、推广优质的名贵树种、利用电商销售平台等一系列的措施,使果苗产量和效益大大地提高,销售渠道大大拓宽,调动了汉塘村果苗种植户的积极性。目前该村果苗培育种植大户有50多户,育苗面积达600多亩,去年产值达到了9000多万,果苗远销百色、云南、四川、日本、马来西亚等地。
“我们种植果苗,从事网上果苗销售活动,每年收入都有十几万,比出去打工强多了”,在苗圃里忙碌着的梁月珍笑着说。据了解,梁月珍才嫁到汉塘村三年,通过发展果苗产业,自己购买了一辆二十几万的小汽车。小小的果苗挑起了村民们致富的“大梁”,使村民的生活水平芝麻开花节节高。
大沙村:小鸽子赚大钱
近年来,大沙村按照镇党委、政府“一村一品”的规划,依托当地便捷的交通,充分发挥本村的优势产业-白鸽养殖,使得大沙村的“鸽”声远飘万里。
5月30日,记者走进大沙村坪二队谭少娟的白鸽养殖场,远远地便听到“咕、咕、咕……”的叫声,此起彼落的“咕”声,犹如一个个欢快和谐的音符飘扬在养殖场的上空。再走进一间小鸽舍,只见一对对活蹦乱跳的鸽子在各自的笼子里拍打着翅膀,好不快乐。当记者问及谭少娟目前白鸽的销售行情时,谭少娟高兴地说:“现在的白鸽可得价钱了,一只白鸽平均是15元到16元;目前,我卖出去的乳鸽都有1.7万多只,算了一算,产值都有25万元。而且,我的鸽子都有固定的客商上门来收购,不愁没有销路啊!”话语间,谭少娟的手机多次响起,连续不断有客商跟她订购乳鸽。
据了解,武利镇大沙村在中外客商中有着鸽子之村的美誉。不大的村聚集了50多户鸽子养殖点,每户均过千对,鸽子远销上海、广东等国内各大城市及东南亚国家。自“清洁乡村”转型升级以来,大沙村干部积极引导群众走立体化养鸽致富路,利用上面养鸽、鸽粪养猪喂鱼的立体生态养鸽循环经济模式,有效增加了养鸽的生态效益。
武利镇党委书记杨俊信心满满地说:“当前‘一村一品\’的富美蓝图已绘就,下一步,我们将以党建工作站为服务平台,广泛为村民提供政策、技术、资金等各方面的扶持。同时借助电子商务的销售模式,帮助村民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努力使各村早日实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村村出特色的目标。”
新闻推荐
晨报记者 李鹏钧灵山县陆屋镇有一双腾飞的翅膀,让陆屋镇飞得更高更远。工业提速升级6月初,天气炎热,在灵山县工业区陆屋临港产业园泰晴玩具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工人在埋头作业,车间内的温度冷热适中...
灵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灵山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