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记者 吴小玲
“百香果改变乡村面貌,让大家赶上脱贫致富的浪潮!”种植户陈昭文笑着说道。从2012年至今,灵山县伯劳镇宦楼村百香果扶贫产业基地从无到有,100多户村民正通过种植百香果实现致富梦。近日,记者走进宦楼村冲旧坪了解村民引以为豪的“致富宝贝”。
乡村贫困面貌因“果”而变
记者在宦楼村委冲旧坪村看到,一片片藤蔓从楼房前开始绵延到远处的群山中,百香果的触角将每家每户串联起来,村里风味浓郁,果香四溢,村民安家乐业,生活宽裕。
镜头回到2010年前,宦楼村委冲旧坪村还是一个贫困的小山村,旧坪村丘陵连绵,杂草丛生,村民主要以种植庄稼为生,收入甚微。很多青年人选择外出打工,少数留守家园的村民则以种植桉树、甘蔗增加经济收入,留在村里的劳动力逐年减少,荒费耕地的情况也越来越严重。
如今,村民住洋房开小车已不是什么稀罕事,曾经贫困落后的乡村面貌已不复存在,村民惜地如金,桉树、甘蔗、庄稼的影迹少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百香果园。
小伙摇身变成致富带头人
在陈昭文的种植园中,几名村民正在路边一块空地上忙活着。陈昭文告诉记者,这一亩多地原是种植甘蔗的,现改种百香果了。在冲旧坪村,还有很多土地在转变。
据悉,陈昭文是宦楼村“百香果第一人”,他还曾是一名甘蔗种植户。
早些年,陈昭文为改变家庭窘境,曾尝试种植甘蔗求致富。种甘蔗比较辛苦,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其收益不佳,几年过去了,陈家还是难以脱贫。2011年,陈昭文在网络上看到百香果收益的信息,并萌生了改种百香果的念头。他和兄长商议过后,两人从钦南区那丽镇引种了10亩地的百香果,从此开始了百香果致富之路。2012年,百香果园为陈昭文带来约40000元的收益,初尝甜头,他便扩大种植面积。截至今年6月,陈昭文果园面积已达100亩,百香果产量不断增加,其收购也持续走高。如今,平均每亩百香果一年可为陈昭文带来10000-15000元的收益。“百香果改变了我的命运,我希望,父老乡亲也能通过种植百香果脱贫致富!”陈昭志说道。在他的积极带动下,冲旧坪村的400多名村民参与到百香果种植工作中,该村百香果种植面积已达800多亩。
百香果成为增收特色农业
冲旧坪村村民靠着百香果快速脱贫致富的消息一出,百香果种植业迅速辐射到周边多个乡村,并促成了灵山县伯劳镇宦楼村百香果扶贫产业基地,形成了以百香果有机种植及营销为主、以农业产业扶贫开发为目标的家庭农场集中区。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伯劳镇百香果种植面积已达2000亩。从今年1月至今,基地百香果产量240万斤以上。每年5月中旬开始至次年3月初,基地不间断出产百香果,长年可供销精品果、鲜果酱、干果、种苗、百香果酒等。“刚起步的时候,果子的销路是一大问题,经过多年发展,我们的百香果已打出名气,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收购商络绎不绝,基地的产量已供不应求了!”陈昭文介绍道。目前,基地不断扩大种植规模,伯劳镇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形式,由合作社向农户提供种植技术,并根据市场走向收购农户全部产品,使农户没有销售之忧。
新闻推荐
(记者李鹏钧通讯员杨广生)连日来,灵山县公安局交管大队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突出道路交通违法犯罪行为专项整治,确保辖区交通安全。据了解,为确保第十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以下...
灵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灵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