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莫正阳
在钦南区久隆镇久隆村竹子岭村路口,一栋崭新漂亮的二层小洋楼特别显眼。“这就是李树恩的家。”随行的久隆村村委主任梁玉英介绍。
8月23日,记者随市乡村办一行采访自治区模范保洁员李树恩。步入李树恩家一楼客厅,但见大彩电大冰箱一件不少,茶几上放着水果和一壶滚烫的茶水。可以看出,这是一户生活美满的人家。
记者沿着李树恩家绕了一圈,没见一片随意丢弃的垃圾,东西收拾得井井有条。
李树恩的儿媳告诉记者,她家公受聘从事这份工作时,全家没有一人支持他,因为考虑到老人为儿女忙碌了一辈子,现在该是安享晚年的时候。随着时间的推移,看到老人对这份工作尽心尽力的态度,大家也只好接受,并尽可能帮助他,尤其是高温天、下雨天、寒冷天,她与爱人都会替李树恩去清理村里的垃圾。现在家里的地都全种了甘蔗,平时也没多少农活做,倒是把帮李树恩清理垃圾当成每日必须的工作。时间久了,觉得自己也成了村里的一名保洁员。“之所以选择这份工作,不是为了钱,主要是看不得村里的脏乱差,不想让孩子们在垃圾堆中长大。现在年纪大了,干不了重活,但还可以帮村里捡拾一下垃圾,干点力所能及的活。”李树恩解释初衷。“村里的保洁工作,李树恩一家轮番上阵,个个都成了保洁员,竹子岭村的村容村貌在他们一家的打理下,现在变得干净整洁,井井有条。”久隆村委妇女主任梁英说。
李树恩今年63岁,从2014年开始被聘为久隆镇久隆村委保洁员,主要负责竹子岭村周边环境卫生、村委垃圾池的清运,工作量不算轻。在做好本辖区环境卫生的同时,他还经常帮助其他辖区的保洁员完成保洁任务。“能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即使只是打扫卫生这样的小事。”李树恩笑着说。
新闻推荐
好产业一起搞 有收益一起赚——大寺农民养殖黄牛开创致富共享模式
本报记者苏政华近年来,钦北区大寺镇农民吴良成通过发展养殖泰国黄牛发家致富后,免费为周边的农户规划建设牛舍,免费提供母牛...
钦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钦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