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新闻 灵山新闻 浦北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钦州市 > 钦州新闻 > 正文

到贫困村去! 钦北区节后上班第一天新谋划新气象

来源:钦州日报 2019-02-18 10:01   https://www.yybnet.net/

钦北区节后上班第一天新谋划新气象

黎培主

啃下“硬骨头”,打响“第一枪”。

春节假期后首个工作日,钦北区委书记谢立品走访慰问钦北区扶贫办全体干部时说:“过去一年,我区在危房改造、村集体经济、易地扶贫搬迁等方面,都走在全市前列;希望大家在新一年里,继续发扬,再创脱贫攻坚佳绩,确保2020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该区各级领导干部积极响应区委号召,区四家班子领导带头、区直机关干部纷纷直奔全区55个贫困村,走乡村、进农家,或慰问困难群众,或召开座谈会问计问需,或田间地头话农事。

慰问困难群众,嘘寒问暖

2月11日上午10时许,钦北区委领导、挂村镇领导、驻村第一书记到长滩镇新铺二组黄付远家走访慰问,区、镇、村领导干部与贫困户围坐在一起,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商量今年发展产业脱贫事宜。

“非常感谢区领导的关心和鼓励。”大寺镇屯首村坉客自然村村民卜炳宁坦言,“如今存款有两三万元,今年我再加一把劲争取脱贫。”

卜炳宁一户,先是2017年脱贫,2018年识别再认定为返贫,2019年计划安排预脱贫。卜炳宁的妻子患病,夫妻养育四个子女且为义务教育在校学生,其母亲无劳动能力,胞弟患病无劳动能力,家庭劳动力不足,上一年家庭人均收入4283元,但新识别并户后住房面积70多平方米,住房保障没有达标。

“我们重点通过危房改造,以委托第三方委托代建,落实有住房保障。”屯首村第一书记罗延庆说,“同时,引导其妻子在家门口就业和发展生产增加收入,保障有稳定收入来源。”

据悉,当天,该区走访慰问贫困户165户,送去慰问物品和慰问金折合人民币2.75万元。

召开座谈会,问需问计

今年,该区利用春节农民工集中返乡期间,要求13个未脱贫村召开至少一场返乡人员座谈会,听取返乡人员对村里脱贫攻坚、“美丽钦北”乡村建设工作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意见建议。

在青塘镇那路村返乡人员座谈会上,20多名群众代表与区、镇、村干部一起聊变化、提建议、谋振兴思路。

那路村去年11月从青塘镇决竹村跨江接通自来水,修通全村6个村民小组共2.83公里环村道路,并在沿路安装67盏太阳能路灯。这些变化吸引了乡贤回乡创业。

“建议家乡多发展产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那路村返乡代表苏万成说。针对返乡人员提出的问题,第一书记、镇党委书记、区领导从扶贫政策、土地流转、项目市场前景进行讲解,让有意愿回乡创业人员吃上“定心丸”。林日达是那路村4组村民,早年在南宁市经营海鲜贩卖生意,今年流转租赁40亩水田,3月份将合伙投资100万元养殖牛蛙;那路村4组村韦奕建民,在本镇决竹村当村医,今年回乡投资七八十万元搞规模肉猪养殖。

小董镇多隆村的返乡人员座谈会,贫困户张朝醒希望帮落实住房问题、古雅献希望帮解决就业问题;廖耀华等返乡代表表示,要为村办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并就多隆村建设和村级道路、球场舞台建设问题、成立帮扶贫困户基金会等提出相关意见建议。钦北区区定点帮扶单位主要领导表示,将从人力、财力、项目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继续完善村级服务中心建设,争取“乡村振兴”项目资金建设文明新村。

据悉,仅2月11日,该区至少举办13场返乡人员会,在谋划脱贫摘帽的同时,着力在完善村级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实施乡村建设。

抓作风抓落实,吹糠见米

节后上班第一天,小董镇榃楼村第一书记黎学伟向村“两委”干部简单问候新年祝福后,奔忙着澳洲大龙虾种苗孵化基地村集体经济项目。

榃楼村大龙虾养殖示范基地项目,由村委创办,政府扶持资金建设,项目资金200万元,以养殖大龙虾为主,打造30亩大龙虾养殖场,可养殖大龙虾30万只。“我们以‘示范村+农业示范园’为创建模式,重点打造\‘无公害大龙虾养殖’生态循环农业,并依托现有农业资源,努力打造乡村绿色生态种养项目。”黎学伟说。

人勤地不懒。2月11日,平吉镇新胜村委吉安自然村振丰农机专业合作社粮食生产基地,市、区农业干部和当地群众一起开展春耕春播。拖拉机将泥片翻滚平整后,农业干部走进没膝的田间,平整秧田、摆齐秧盘、搭设拱棚、覆盖农膜……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春耕春播春管热潮的序幕已逐步拉开。

优质水稻是钦北区特色产业之一,55个贫困村贫困户覆盖率100%,目前该区已经备好优质种子40万公斤。

据悉,当天播种秧田10亩,秧田覆盖农膜10亩,机械化犁耙水田20亩。“今年,我们要按照力度不减、政策不变、责任不松的要求,持续打好产业扶贫、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基层组织建设脱贫巩固提升战。”钦北区区长申荣洲说,“确保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

新闻推荐

“倒贴钱”的村官 记市五届人大代表、钦北区小董镇那学村党总支书记陈同享

本报记者陆燕陈同享(右二)在草莓园内指导农户本报记者陆燕摄“城市生活不好吗?好!可我更愿意回到农村地头,和我的农民兄弟们在...

钦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钦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梨花烂漫踏雪寻美2019-02-15 10:19
猜你喜欢:
评论:(到贫困村去! 钦北区节后上班第一天新谋划新气象)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