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很多人还赖在被窝时,他夫妻俩已站在泥田里,用双手翻出希望,收获幸福。“一点都不冷。”何有鹏,一位40多岁的浦北县白石水镇男人,说这话时,他的嘴巴周围雾气弥漫。
何有鹏,是白石水镇那回村农民。去年,他夫妻俩种了10亩田地,种植有水稻、茨菇、莲藕等。眼下,正是茨菇上市的好时节。
1月9日一大早,笔者赶到那回村何有鹏的茨菇田时,他夫妻俩已挖出了两大竹篮70多公斤茨菇。当时才早晨8点钟。
“得赶早,过一会儿,我们还要把茨菇拉到白石水、张黄、武利等地市场上去卖呢。”何有鹏夫妻俩的劳动果实大多卖到那些市场,也有贩子上门收购的。
田埂上,笔者看到,何有鹏的妻子脚穿高帮胶鞋,站在泥水里。她的腰弓成一个直角,双手呈扇形垂直向下,先伸入泥土中,然后向自己的面前一扒,一整块泥就被翻了过来,朝天的面上,一个个可爱的小家伙挨个“躺在”上面,那就是何有鹏妻子的宝贝——茨菇。她迅速将这些茨菇捡入桶中,再重复这套翻挖动作。短短十几分钟,何有鹏的妻子就采挖出了一大桶,此时,她才直起腰,将茨菇倒入田埂上的大竹篮中。
笔者站在田埂边上,双脚冰冷,冻得不停搓手、跺脚,而正在清洗茨菇的何有鹏却笑着说:“一点都不觉得冷”。“怎样清洗这些刚采挖出来的茨菇?”笔者在旁问道。“清洗比较简单,直接把茨菇倒入竹篮,然后放到水中反复淘洗就可以了。”“可以用铁铲采挖茨菇吗?”笔者继续问何有鹏。“不能用铁铲采挖,那样会把茨菇弄碎,卖相就不好了。”何有鹏说,“可以用水枪,但那样一次收的太多,会来不及卖。卖给贩子,要便宜不少。”因此,何有鹏夫妻俩还是选择用手采挖,每天卖多少挖多少。“现在正是茨菇上市期,每公斤可以卖到6至7元,一天卖100多公斤,光茨菇就可以有六七百元收入。”何有鹏笑着对笔者说。
除了种植4亩水稻外,何有鹏和妻子还种了6亩茨菇和莲藕,这些都是水生的,也在最近一段时间采卖。为了有个好收成,他夫妻俩不得不每天摸黑起早,各样都收一点,“茨菇一亩可以产到1000多公斤,净收入就在6000元左右呢。”“光在这个寒冬里采挖茨菇就要数十天。过一段时间,我们还要采收莲藕呢。”从何有鹏夫妻俩的话语里,笔者读出,其实,他们不是不冷,身体肯定感觉冷,但,他们的心里是暖的。因为,在刺骨的泥水里,他们翻出了希望,收获到了幸福,全家人的幸福。(赵英苡)
新闻推荐
(记者李鹏钧通讯员 班志江)近日,浦北警方在一天内先后协助两名走失小孩找到家人,警方提示,时值幼儿园和各类学校寒假期间和春节前夕,家长务必要看护好放寒假待在家中的小孩,避免小孩因走失而遭遇不法侵...
浦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浦北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