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浦北县白石水镇荔枝龙眼等花儿迎阳怒放,放眼望去仿若一望无边的七彩海洋。在这其中,正活跃着一群浦北养蜂人,他们全年追逐花期,一顶帐篷就是他们快乐的家。
4月14日,我们来到白石水镇双龙村的一养蜂场,一排排长方形的蜂箱,十分壮观。可爱的小蜜蜂根本没有注意到我们的造访,它们飞进飞出,旁若无人,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我们小心翼翼地顺着蜂箱向前,在蜂来蜂往、散发着丝丝蜜香的间隙中穿行。一帐篷旁,我们和3位养蜂人擦肩而过,他们是该县小江镇苏村村民周辉隆、光明村村民刘德伟和福旺镇石均村村民陈德义。只见他们戴着蜂帽,网状的护面和下摆遮住了整个头脸。他们穿过飞舞的蜂群,慢慢走近蜂箱,掀掉隔热的覆布,隔着纱盖观察了一阵,等蜜蜂们都安定下来,再拿掉纱盖,把蜂胚抽出来细看。蜂胚上成百上千的蜜蜂嗡嗡而动,让我们不寒而栗,而这一切在他们眼里却更像是一件艺术品,他们前后摆弄着蜂胚,嘴角不时浮现出一丝笑意。“养蜂很简单,冬天不采蜜时,喂白糖水就行。平时,全是原生态放养。”陈德义说天然放养蜜蜂,产出来的蜂蜜才纯正。养蜂多年,他很熟悉蜜蜂习性,听声音就能判断出蜜蜂情绪和酿蜜情况。“蜂箱里声音越大越好。声音大,就说明蜜蜂很兴奋,摇出来的蜂蜜就多。”
看着眼前这些上下翻飞的小蜜蜂,刘德伟高兴地对我们说:“养蜂虽有风险,但只要掌握技术,遵循规律,就是个脱贫致富的好项目。我们3月30日到这里,现已采蜜2000多公斤,每公斤售价40–50元。多年来,我们三人都抱团外出养蜂,年总产值150多万元以上。”
谈到养蜂产业未来的发展,周辉隆的思路很清晰:组建养蜂协会,为养蜂户提供信息、技术、销售等服务,向蜂农们推广优良蜂种、蜂具和蜂药,规范养蜂户行为;一旦出现个别或少数蜂群因病虫害或农药等造成毁灭性损失时,由协会成员提供互助,开展生产自救;带领浦北农民发展养蜂的甜蜜事业,让这“空中农业”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兴产业。(赵英苡)
新闻推荐
(记者李鹏钧)近日,浦北县北通镇市场往旱田村委的一段街道上,工人正在加紧施工解决街道排水难题,方便群众通行。4月28日,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由于刚下过雨不久,施工路段尽管铺上了一层碎石,但是还是显得有...
浦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浦北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