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记者 吴小玲通讯员 何敬符
随着扶贫日的到来,浦北县寨圩镇柘木村开出了脱贫致富之花,在浦北县国土资源局的扶助下,该村从落后走向了进步,从贫瘠转向生机勃勃,乡村风气实现了蜕变,村民正逐步实现脱贫。
基础设施薄弱 乡村贫困落后“来柘木村的时候,乡村环境较差,很多因素制约着该村的发展。”浦北县国土资源局扶贫工作人员说道。2015年前,柘木村基础设施薄弱,部分自然村道路没有实施硬底化,群众出行难问题严重。柘木村山多地少,产业发展较为单一,截至2015年底,全村共有823户,3814人,其中贫困户73户,291人。
工作人员了解发现,该村部分贫困户还持有“等、靠、要”的思想,有的村民对国家政策不了解,宁愿守着土地受穷,也不愿参与合作发展。
随着青壮年外出务工,村内多为留守妇女、儿童、老人,在缺少资金劳动力的情况下,部分项目难以实施,外来项目难以进驻,导致整村经济难以高效发展。2015年,柘木村被列为寨圩镇六个贫困村之一,联谊帮扶单位为浦北县国土资源局。
完善基础设施 改善乡村面貌
浦北县国土资源局根据该村实际情况,将柘木村委分为四个片区,明确各片区扶贫工作的领导和联络员,相继实施柘木村基础设施项目。目前该村村委文化中心、舞台、篮球场等设施建设如火如荼,乡村面貌日新月异。
扶贫小组积极联合县扶贫办、交通等部门,争取到了村委至东充1.2公里路面硬底化项目建设;此外,工作人员积极整合各方资源,计划修建独田至龙腰路口1.38公里路面硬底化。目前,已由村民自筹资金,完成了路基拓宽工程,实现了阴山至龙腰路面硬底化、红泥坡至龙腰分校道路硬底化、河塘村口至村尾道路硬底化。扶贫小组还积极开展土地整治项目,项目实施整治土地面积约3200亩,建设水农渠3300米,拦水坝8座。
截至今年10月,贫困户新农合参合率100%,第一批低保兜底贫困户已落实,住房面积未达标且符合危房改造条件的贫困户,扶贫小组积极上报申请危房改造,部分已开工建设。
发展乡村产业 激活群众热情
长期以来,扶贫人员积极引导村民自力更生,乡村产业项目得到了发展落实。今年5月,柘木村脱贫攻坚精准帮扶产业项目正式启动,20户贫困户共领养了1000只鸡苗以及部分饲料。工作人员积极举办养鸡培训班,为养鸡户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目前,成鸡已陆续出栏,群众获得了收益,脱贫情绪持续高涨。
扶贫小组因地制宜,引导村民发展种茶、制茶产业,积极动员河塘、古塘、旺皮、柘木自然村的贫困户、非贫困户种植茶叶,目前,柘木村种植茶叶面积1000亩,村民的收入逐渐增加。同时,工作人员积极引导和扶持茶厂定价收购,生产优质茶叶投放市场,形成种植、生产、销售一条龙服务,解决的群众生产的后顾之忧。
新闻推荐
(记者李香晖通讯员黄雄海)近日,家住浦北县白石水镇良田村的村民惊喜地发现,村里番石榴种植基地旁多了一个半开放式大棚,棚内的地面分为6个长宽相等的区域。走近一看,原来是浦北供电公司设立的一个简易...
浦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浦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