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潘定盼
“今年卖百香果预计有10万元的纯收入,红椎菌也有10多万元收入,不多不多……”近日,性格开朗的陆辉乐呵呵地向大伙介绍自家的特色产业发展近况。
陆辉是浦北县江城镇青春村的村民,2015年他还是贫困扶持对象,一年之后通过努力摘掉“贫困户”的帽子,成为脱贫榜样人物。如今,他的脱贫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生活过得更加好,靠着种植百香果、采收红椎菌等产业,每年都有不菲的收入,还在村里带头致富。
因病致贫是陆辉被精准识别为贫困户的原因。几年前,陆辉的妻子不幸患上尿毒症,他四处筹钱救治,但妻子最终还是撒手人寰了,剩下两个孩子和他相依为命,还有因治病欠下的一大笔债务。“鼓励他要坚强撑住这个家,还有两个娃子需要他。”驻青春村第一书记谢炳远那段时间经常走访陆辉,和他谈心聊发展,让他树立生活的信心和脱贫的决心。在了解到陆辉曾有种植百香果的经验时,谢炳远和村干部积极帮助他通过小额贴息贷款、技术培训等途径筹措资金,加入合作社发展百香果种植。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陆辉30多亩的百香果结了一批又一批果子。借助江城街道“党支部+合作社+电商+贫困户”的发展模式,百香果从地里采摘好,打包装箱,通过电商平台在网上进行销售。“你看你看,这些都是昨天收到的订单。”陆辉拿出手机,打开微信,翻出下单记录给大伙看。(下转02版)
新闻推荐
水产品监管“不放水”——钦州市不断完善水产品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本报记者李建城扫码可知“钦州大蚝"来源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提供养殖户采收大蚝李建城摄官垌鱼、大蚝、对虾&hel...
浦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浦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