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许静
如今的莒县城阳街道,农村环境整洁有序。在这里,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正成为农民新的追求,文明的花朵徐徐绽放。
主街变成园地
在钱家屯转一圈,随处可见“少生优教 幸福一生”、“子女莫把老人忘,尊老爱幼美名扬”等通俗易懂的文明新风用语和用彩笔绘画的“梅兰竹菊”等寓意深刻的图画。近几年来,该街道在新农村建设中,规定每个村至少建一条以村庄为集中点的文明街,达到硬化、绿化、亮化、美化的标准,还要求把一批宣传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普法宣传、科技教育的文明新风用语、宣传画刷制上墙,把文明一条街办成群众的教育阵地。文明新风用语和图画激发了农民潜在的传统美德和文明底蕴,增强了他们的荣誉感。
牌桌变成课堂
“以前没事的时候,村民打麻将、斗地主。现在只要有空,大伙就会到‘农家书屋\’里学习种植、养殖技术,书屋成了我们的致富课堂。”魏家的村民们感慨万千。
魏家村的“农家书屋”里既有图书又有电脑,收集的关于农业科技、文学、法律、医疗卫生等方面的书籍有1000余册;远程教育中心配备的电脑,让村民可以上网了解更多的科技知识。目前,该街道已在47个人数集中的中心村建起了“农家书屋”,这些“农家书屋”都备有电视机、专用书柜和1000册以上的图书,读书、上网,学科学用科学、奔市场求致富成为村民的新追求。
彩礼变成技术
近年来,城阳街道党委办事处在各村女青年中深入开展“带一门技术出嫁,靠科技致富,树婚育新风”等活动,并广泛宣传“勤俭持家、节俭度日”等口号。同时,该镇还专门拿出资金,聘请技术人员举办各种技术培训班,使每名妇女普遍掌握了两到三门种植、养殖、加工技术。“婚前学技术,婚后勤致富”,已成为城阳街道女青年的婚嫁新时尚。
新闻推荐
本报莒县讯(通讯员 朱庆波 常青)莒县供电公司上半年完成供电量11.23亿千瓦时,售电量达到10.80亿千瓦时,分别同比增长45.69%和46.54%,增幅列全省前茅,超额完成上半年生产任务,各项生产技术指标均创历史...
莒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莒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