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家富 通讯员 胡明涛)莒县桑园镇在“三力”建设年活动中,创新工作思路,构筑活动载体,强化工作实效,通过创新一个办法,搭建一个平台,建立一项机制,极大地提升了党委政府的执行力、创新力、公信力。
创新一个办法,实施民主施政工作法。该镇立足农村工作实际,注重探索适合农村发展的科学民主管理方法,通过实施以“镇级审批、事前下访、事后下访”为主的“一审两访”民主施政工作法,将农村工作划分为重大村务和常规村务,对村级事务决策和执行情况进行事前、事后两次下访监督,实现了农村民主管理的规范化、公式化和制度化,不断完善和强化村民自治和监督体系建设,充分尊重民意,重在建立提高群众参与村庄发展决策机制运行。“一审两访”搭建起干群对话的平台和桥梁,有效地提高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执行力和维稳力。
搭建一个平台,建立党群民生服务热线。这个镇通过设立党建民生热线电话,及时了解社情民意,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不断畅通干群交流渠道,全面提升社会和谐指数,镇里专门设立党群民生热线电话6681000,成立热线受理中心,将群众来话反映的问题划分为五类,按照不同种类,予以分理,分为直接答复、限期办结和挂牌督办三种处理方式。对情况清楚,政策明确,能够直接答复的,当即答复来话人,或及时转由社区党总支及相关职能站所答复;对政策性强的问题,由热线受理中心形成《党群民生热线督办单》呈报主要负责人批阅后,归口限期办结;对情况复杂事项,实行主要领导挂牌督办制。截至目前,共接到来话26起,办结满意率达96.2%。
建立一项机制,构建三公里便民服务圈。该镇通过建立中心村社区,实施中心村带动,选择地理位置好、领导班子硬、支书能力强的村培育为中心村。在政策和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和倾斜,逐步培育中心村社区,全镇共规划9个中心村,现已建成芦家河、东苑庄、下疃、桑园、下里庄、西苑庄6个中心村社区,占中心村总数的66.7%。今年以来,该镇立足社区工作实际,注重创新社区服务运行机制,按照农村社区试点建设的要求,镇党委政府对全镇机关干部进行优化组合,挑选业务能力强、责任意识强、自身素质强的“三强”干部下派到已建成的5个社区试点坐班执勤,将镇机关工作人员下派到社区办公,吃住在社区,实行中心村社区办公一体化,真正实现人员沉得下,工作稳得住,服务出成效,服务群众零距离。同时,进一步规范中心村社区化发展的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搭建“两会四办”服务平台,进一步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避免了群众办理各类事务的远距离奔波,让政策落实快速化,便民服务优质化,事项办理便捷化。截至目前,全镇共按此标准建设试点社区5个,全部构建起了农村社区三公里服务圈,让群众真切体会到农村社区建设带来的好处。
新闻推荐
本报莒县讯(通讯员 王德凤)随着农村男性劳动力加速向城市和企业转移,农村“留守妇女”已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新问题。她们不但要下地干农活,还要承担教育孩子、赡养公婆等多项责任,精神生活十分匮乏。...
莒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莒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