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日组宣)莒县着眼于进一步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围绕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重点部位,着力抓建立、促完善,抓规范、促提升,建立三项长效机制,推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各项工作创先争优。
建立经常性教育培训机制,将党员队伍素质提升常态化。组织党员通过举办培训班、上党课、开报告会等形式集中学习,今年来已累计集中培训3.6万名农村党员。建立县乡财政、党费共同投入的经费保障机制,投入教育教学设备配套资金186万元,培训乡镇街道党校专兼职教师127人。确定中楼镇上涧村“莒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纪念馆”等5个“党性教育示范基地”,以及莒县范亮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等60个科技示范基地,定期组织党员进行专题教育。加快“上网直通车”工程建设,全县88.6%农村实现网上教学,增强手机党建信息平台“双向互动”等功能,每周对农村党员发送一次党建短信,今年累计向农村党员发送手机短信10万条次,征集党员咨询建议80多条。
建立联系服务群众机制,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完善“三级联诺”,在全县1260个村、4442名村干部和3.8万名农村党员中开展“集中公开承诺”,党组织和村干部就任期目标、年度工作目标等向群众作出承诺,党员就为群众办实事、联系服务群众作出承诺,接受社会监督。建立结对制度,每名党支部成员至少联系5名党员,每名党员至少包联1-2户农村群众,实现党员联系群众全覆盖。对排查出的100个相对后进村,实施“百名优秀联百村、万名党员联万户”工程,迄今帮扶单位进村开展工作已600余人次,投入各类帮扶资金80多万元。推行农村干部坐班、轮班值班制度,各村每天至少有一名享受固定补贴的村干部坐班办公,现场受理党员群众诉求,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建立考核定格机制,增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创先争优动力。对行政村分层分类管理,并实行“红黄绿”三色预警动态管理,因层因类施策,着力解决“一个单子吃药”问题。推行“党组织和党员积分制”,将群众评议贯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日常工作全过程,每月进行一次不限时、无记名投票,评议结果以党委名义进行公开。对村干部实行全程记实性考核,随时抽查、督查日常工作开展情况。今年上半年,全县有135个村新农村建设接受了辖区“两代表一委员”的现场观摩评议。
新闻推荐
本报莒县讯(通讯员 董瑞席 徐后磊)近日,莒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门户网站正式开通。该网站全面推行党务、政务公开,设有政务公开、新闻资讯、办事指南、党建专栏、政策法规、考试招聘、网上问政、人...
莒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莒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