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莒县讯(通讯员 赵德锋 朱桂华)“我镇53个自然村已经有28个村实现了户户通硬化路工程,文明街、文化大院实现100%,96%的村子实现了户户通自来水,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这与我镇大力实行农业结构调整富民、民生工程乐民的目标是分不开的,我镇在做经济大‘蛋糕\’的同时,努力实现民生共享,让每一位群众得到实惠是我们工作的目标,也是我们工作的方向。”陵阳镇党委书记刘维军说。
位于莒县东部新区的陵阳镇,是全县有名的“菜篮子”,3.6万亩耕地中有3.1万亩瓜菜。这个镇在经济发展中紧紧抓住“扩规模、上档次;提质量,创品牌;抓服务,保增收”的农业结构调整思路,在稳定现有瓜菜种植规模和品质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花卉苗木产业和食用菌产业,全镇花卉苗木品种达50余个,种植面积突破1000亩,产值突破5000万元,金针菇、双孢菇、杏鲍菇、鸡腿菇等传统食用菌和白灵菇、北冬虫草等新特食用菌种植户800余户,户均年增加收入5万元。针对客商投资“洼地”现象,变招商引资为挑商选资,引进了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大项目,成为镇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1—9月份,全镇共引进项目16个,合同利用资金5.86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8亿元,全镇人均纯收入在去年8356元的基础上预计今年人均纯收入将突破9000元大关。经济的发展为民生事业和文化事业发展打下了基础,今年来全镇投资300余万元建成并完善了镇惠民服务中心,投资1500万元规划建设陵阳河文化主题公园,投资800余万元完成了镇内两座小(一)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在镇驻地安装路灯120盏、栽植绿化苗木1800余株,引进保洁公司为镇驻地及附近村子进行保洁,农村垃圾实现了日日清。农民收入的提高、民生事业的迈进、农村环境的改善已经使群众有了“城里人”的感觉。“我们这里的收入状况、生活条件和县城一模一样,在环境上比他们还强”。陵阳街村的法明堂说。
新闻推荐
本报莒县讯(通讯员 蔡玉彬)近日,随着莒县教育系统视频监控中心的安装、调试成功,莒县实现了教育系统联网监控,视频全面覆盖各中小学校,校园安全防控迈出科学化新步伐。据悉,莒县在各学校投资1...
莒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莒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