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源)11月16日,在全国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座谈会上,莒县作为水利部遴选的全国10个典型单位之一作了发言,并被出席会议的水利部有关负责人做唯一点评。
芦家河小流域是莒县的一条重要流域,系沭河流域袁公河支流,涉及4个行政村,流域面积10.02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达7.56平方公里。2008年,省水利厅将其列为水土保持治理项目后,莒县加快了流域综合治理步伐。治理后的芦家河小流域,现已呈现出溪水变清、荒山变绿、果香飘溢、环境优美的喜人局面。这个项目已成为省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典型工程,被省水利厅评为优质工程,并被评为省级休闲垂钓基地。
芦家河小流域撤掉了垃圾箱65处,设立了一处3600平方米的垃圾场,实行定时专人收集,集中处理。流域内各村以户为单位划分卫生区,每天由专人检查,并会同环保、农业等部门开展环境整治执法专项行动,先后关停流域上游污染小企业3家,拆除养殖场4处,消除了污染源。其中,区域内的芦家河村借鉴城市做法,建立了雨水、污水收集排放分离系统,生活污水经地下管网排放到村过滤沉淀处理池,雨水经过地下管道集中排放到蓄水工程。
芦家河村党支部书记潘为亭说,为巩固治理成果,小流域内实行禁牧禁垦,设立了警示牌和禁垦桩。村里实行规划、种植、管理“三统一”,坚持使用降解地膜、有机肥料,解决了一家一户分散种植面源污染管理难的问题。据悉,该村还选派4名老党员、聘用8名有责任心的村民负责水源工程和生物工程的管护,明确管护范围、职责,减少了林草面积的人为破坏。
小流域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莒县通过对芦家河、大山、万子山等3条重点流域进行了清洁生态型集中连片治理,借助国土整治、农业综合开发、植树造林等项目进行水土流失治理。4年来,累计投资达6761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8.62平方公里,先后治理小流域38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86平方公里,水土资源支撑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增强。2011年8月,莒县创建全国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建设县已顺利通过验收。
新闻推荐
为国聚财 服务发展 ——— 写在日照地税收入突破50亿元大关之际
本报记者 刘新英 王大鹏本报通讯员 韩黎明2011,一个注定不平凡的年份。这一年既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又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第一年。时至年末,即将...
莒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莒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