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夏宗伟 通讯员 德民 有东 丽娜)近日,莒县经济适用住房公开摇号分配,在公证处及4名申报家庭的监督下,通过电脑随机产生了300户符合条件家庭并进行了现场选房。这300户家庭中,120户家庭选择了经济适用住房实物补贴,180户家庭选择了经济适用住房货币补贴,每户补贴70911元。
莒县在推动经济社会向更高层次提速发展的同时,牢固树立民本理念,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实现良性互动,民生工程建设加快推进。
“我们把以人为本、改善民生作为做好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民生理念\’演化为幸福工程,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为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2011年,莒县在民生领域投入8.6亿元,集中推进包括新农保试点、新农合补助标准提高等为民办实事项目。
莒县从去年开始全面推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为全县农村老人发放了1.06亿元的基础养老金,对16—59岁农村居民实行缴费补助,通过推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提高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水平,参保率达到99.3%。
“脱贫三五年,一病回从前”,为彻底改变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莒县不断完善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扎实开展公共卫生服务,新农合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00元,参合率达到99.5%。仅去年一年就已为500余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复明手术。
“做好民生工程文章,必须要沉下身子、开动脑子,确保任何一项工程都不能拖后腿。”该县每一个民生项目都明确1至2名领导干部具体负责,每个重点项目落实1名领导联系,做到民生工程项项有人抓、件件有人管、层层有人落实。
目前,投资7400万元的县道孟双线陵阳至中楼段已建成通车,投资5860万元的洛安路大修、洛果路中修工程开工建设,总投资1686万元的73个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全部完成,总投资1.47亿元的农村电网升级改造、投资1600万元的城区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投资1400万元的农村集中供水等工程加快推进。
该县从去年7月1日起,再次增加全县教师和机关干部职工津补贴,人均月增资360元,进一步调动了干事创业积极性。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深入实施“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继续招考200名教师充实到农村中小学和幼儿园,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争创“全国义务教育示范县”工作进展顺利;加快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完成投资3200万元,新建改建校舍面积4.2万平方米。
在做好“大民生”文章的同时,莒县还从关乎群众生活一点一滴的细微处着手,改造背街小巷、安装路灯、改厕、沼气利用,处处关系民生。各项涉农补贴得到及时落实,2011年已先后筹措资金10188万元,兑现发放粮食直补、家电下乡补贴、库区移民补贴等各项补贴,使广大农民得到实惠。
新闻推荐
本报莒县讯(通讯员 王永亮 林伊凡)2月3日,笔者在小店镇牛家沟村看到,油桃大棚里鲜花绽放,朵朵盛开的桃花让人陶醉;大棚里的草莓、西红柿、樱桃西红柿映红了喜采科技丰收果农民的笑脸。这是该镇特色农业...
莒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莒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