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莒县讯(通讯员 甲伟 德民 有东丽娜)2月8日,莒县奖惩兑现大会召开。会议根据2011年度工作目标综合考核结果兑现奖惩,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去年工作,安排部署今年工作,引导全县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抢抓机遇,积极作为、真抓实干,全力推动经济社会提速增效发展。
2011年,莒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扩投资、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惠民生为主线,以加强“执行力、创新力、公信力”建设为抓手,深入实施“四大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成绩。2011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3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5.94亿元,分别增长14%和31.1%;国税收入突破7.5亿元,地税收入接近5亿元,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95.2%。
骨干企业群体持续壮大,特色产业集群加速形成,工业经济发展实现新提升。2011年,全县纳税额过千万元的企业达到 20家,纳税额7.27亿元。晨曦集团纳税额突破1亿元。“十大企业集团”去年实现税收4.73亿元,占全县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到37.8%。骨干企业群体的持续壮大,促进了特色产业集群的加速形成,石油化工、煤化工两大主导产业规模快速膨胀,建材、机械、食品等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富有活力的工业经济新框架初步形成。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成效显著,落实投资过亿元的项目达到12个;全县进出口总额突破30亿美元,增幅高出全市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
农业结构调整深入推进,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现代农业发展实现新提升。去年,莒县新增经济作物面积7.7万亩;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369元,增长22%;全县规模养殖场达到1万余处。莒县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典型示范区”,拥有“莒县大姜”、“莒县绿芦笋”、“莒县丹参”三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莒县的,安全的、放心的”农产品品牌进一步打响。农业结构调整的深入推进,农民群众增收渠道的不断拓宽,促进了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壮大、农村社会和谐稳定、镇域经济快速发展。
城镇建设打造新的亮点,城乡统筹迈出新的步伐,发展载体建设实现新提升。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基本完成,东部新区开发为莒县未来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城市建设外延拓展、内涵提升、功能增强。莒州文化中心暨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完成主体,莒州南路改造工程竣工通车,净水厂一期工程建成启用,蓝湾购物中心和莒国大饭店即将营业。城中村改造扎实推进,惠万家生活广场正式营业,背街小巷整治、城区环境综合治理成效明显,城区绿化率由2006年的37.7%提高到43.8%。一批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小城镇脱颖而出。新型农村社区试点扎实推进,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道路、交通、水利、电力等设施更加完善。
改善民生投入再创新高,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高,和谐社会建设实现新提升。公共财政投入改善民生力度持续加大,县财政投入改善民生资金由2007年的不到2亿元提高到2011年的接近10亿元。一批为民办实事项目顺利实施、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完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民生建设持续加强的背后,离不开坚实的财力支撑。2011年,全县总财力超过23亿元、可用财力14.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接近6亿元,比2006年分别增加16.5亿元、9.4亿元和3.7亿元。
干事创业激情充分迸发,加快发展氛围更加浓厚,服务发展境界实现新提升。全县各级各部门、广大干部群众始终坚持一切为了发展、一切为发展让路,抓发展、议发展、谋发展,无论是经济建设,还是党的建设、平安莒县建设、文明莒县建设都取得了新的成绩。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促发展的浓厚氛围进一步形成。
莒县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深化实施“四大战略”,大力推进经济发展“五大行动”作为今后工作的行动纲领和奋斗目标。经济发展“五大行动”,是“四大战略”的具体和深化,是突破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今后全县工作的总抓手。
大力推进“投资倍增行动”,培育壮大骨干企业。发挥企业扩大投资的主体作用。深入落实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加速做大做强实体经济。建立“十大企业集团”、成长型企业动态管理办法,年内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两至三年内翻一番。强化企业扩大投资的政策引导。今年县财政继续安排3000万元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强化对“十大企业集团”等重点骨干企业的扶持。着力培育一批科技型、创新型、成长型企业,加速形成以石油化工、煤化工、新能源等特色产业集群为支撑,以骨干企业为龙头,以中小企业为配套,集约集聚、梯次发展的良好格局。抓好企业扩大投资的载体建设。对全县重点项目、重点工程推进工作,纳入工作目标综合考核,实行一个大项目,一名县级领导、一个班子、一支队伍、一抓到底的“五个一”项目推进机制。进一步加强县工业园区和日照海右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园区载体功能。加快龙山、浮来山两个海洋产业示范区,招贤、刘官庄两个产业聚集区规划建设,促进项目向园区集中。坚持县内上项目与县外引项目相结合,更加突出专业招商、产业招商和以商招商,力争有更多的大项目、好项目落地。
大力推进“服务业提升行动”,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围绕加快构建现代物流大县,加快完成山东路“物流长廊”规划编制,突出抓好投资5亿元的农批家居建材综合市场等项目,着力打造鲁东南重要的物流集散地。围绕建设莒文化基地,以文化活动和文化项目为载体,突出抓好莒文化研究院建设。加强莒文化研究开发,促进文化资源优势加速转化为发展优势、经济优势。围绕加快迈向文化旅游名县,注重莒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打造新兴旅游目的地,争创全省旅游强县。扶持发展地方金融机构,积极发展社区家政、健身休闲等新型服务业态,不断提升经济发展层次。
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双牵引行动”,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突出“市场牵引”,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加快产地市场、农贸市场建设,积极发展订单农业,推进农超对接。积极开展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突出“龙头企业牵引”,大力发展自属基地或合同基地。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持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大力推进“城乡对接共进行动”,促进城乡和谐共生。加快完成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为城镇建设提供科学指导。加快沭河两岸开发,扎实推进城中村改造,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城区水系整治,抓好莒文化特色景观保护开发,着力打造山水历史文化名城。加快推进振兴路改造拓通、临沂路拓通、净水厂二期、城市污水管网等工程,整体提升城市建设档次。突出乡镇与县城对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扎实推进新型农村社区试点,认真抓好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在经济发展对接上求突破。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挥优势、错位发展”的原则,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壮大镇域经济,提升财政实力,着力打造一批特色经济强镇。在基础设施对接上见实效。牢牢抓住“蓝、红”两大战略机遇,努力争引更多的项目、资金和政策。年内,突出抓好206国道拓宽、村级公路“网化”、总投资逾10亿元的沭河治理、农村电网升级改造等工程建设,加速形成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网络。
大力推进“创新驱动行动”,全面增强发展活力。发展思路创新。深入推进思想解放,以创新的举措破解难题。围绕突破县域经济、推进全域发展、创造社会稳定等工作,形成新思路、创造新办法、实现新突破。充分发挥企业自主创新主体作用,深化产学研合作机制,扶持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形成自有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围绕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建立实施项目服务双向评价机制。由服务对象对职能部门服务态度、质量、效果进行量化评价;由职能部门对服务对象工作配合程度、项目推进积极性等进行量化评价。
以“四个表率”为标准,争做落实行动、创先争优、服务发展、团结干事的表率,创造服务提速增效发展的良好条件,确保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不断开创经济社会提速增效发展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新闻推荐
本报莒县讯(通讯员 德民 有东 丽娜)“我们住建系统将紧紧围绕县党代会提出的目标要求,以开展‘全县经济发展五大行动,城建人如何行动\’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为主线,以开展‘比能力、比作风、比口碑,创...
莒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莒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