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新闻 五莲新闻 莒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日照市 > 莒县新闻 > 正文

莒县:给村里打造永不撤退的“工作队” ◆因村选派科学定人 ◆1.2万名机关干部重心下移一线求效

来源:日照日报 2012-05-03 23:09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讯(记者 夏宗伟 通讯员 马德民 辛有东)莒县碁山镇峰山村“第一书记”到村第二天,就走街串户。一周后,给全村在外村民发出了《在外务工的村民兄弟们请常回家看看》的倡议信,并在村委办公室开通了网上视频,架起在外务工农民与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的“心灵桥梁”。

寨里河镇大门庄“第一书记”刚一到村就放下铺盖,组织党员干部对街道两侧排水沟内的污泥杂草进行清理,整理大街小巷的“仪容仪表”。

科技局的包村干部到位第三天,就根据走访情况提出了改善传统种植模式,向高产高效农业发展,力争年内新上改造新型种植大棚100亩的“绿色计划”……

“这样的工作要长期搞下去就好了,”莒县包村联户干部刚一到位,就立刻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这些干部特别关心我们生活中的困难,刚来就为我们办了不少实事、好事,老百姓就欢迎这样的干部!”

因村选派,科学定人。莒县在“万名干部下基层”包村联户活动中,采取“党政部门包难村、政法部门包乱村、经济部门包穷村、农科部门包专业村”的方式,把部门特点、行业优势和任职村实际相结合,比较党员领导干部的专业技能、政策水平和任职村特点等,确保包村干部工作和任职村群众需求“同频共振”。

“我们就是要通过党群直通、上下联动,推动工作力量向基层下沉、资源向基层倾斜、服务向基层延伸,真正解决好少数村班子软弱涣散、信访稳定隐患突出、经济发展缓慢、生产生活条件持续落后等方面的难题,让所有机关干部在一线得到锻炼,做到和广大农民感情连到家、意见听到家、信息送到家、工作做到家、实事办到家,实现村村富、村村强。”

目前,莒县34名县级领导,110个县直部门单位和42个企业,46名“第一书记”,1.2万名县乡包村联户机关干部已全部到岗到位,覆盖1260个行政村,构建起了县级领导驻村蹲点、部门单位和企业联村共建、乡镇街道班子成员倒排正包、县乡机关干部包村联户、“第一书记”到村任职的“五位一体”格局。

“沉下去”还须“干得好”,莒县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抓起,明确提出了包村联户要建设一个好班子、培育一支好队伍、谋划一个好思路、办成一批实事好事、化解一批矛盾隐患的“五个一”任务目标,力争两年内为村里打造一支永不撤退的“工作队”。

“为开展好包村联户活动,我们要求县级领导带头,自带铺盖卷,每年到村里蹲点不少于7天,‘第一书记\’与原单位工作脱钩,吃住在村,包村干部定期到村联系工作。每名机关干部下基层、接地气,与具体群众交朋友,做具体群众知心人,真正解决具体群众的困难问题。”莒县县委书记刘守亮说,“4月下旬到5月中旬,所有县级领导都将到蹲点村住上一周。”

莒县还专门印制了《党情民情工作手册》,县乡机关干部人手一册,走访群众、开展活动情况都要如实记上,每个季度交一次“作业”,进行集中展评。县委组织部、选派单位、乡镇街道和“第一书记”四方签订责任状,严肃包村联户活动纪律,不给村里、户里添麻烦。 

新闻推荐

莒县法院三级联动保障日照市重点水利工程

本报莒县讯(通讯员 张玉刚韩立涛)总投资5600余万元的莒县袁公河治理一期工程,是2012年日照市重点水利工程项目、全国重点中小河流域近期治理建设规划项目之一。莒县法院建立了三级防线联动机制,提前...

莒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莒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莒县:给村里打造永不撤退的“工作队” ◆因村选派科学定人 ◆1.2万名机关干部重心下移一线求效)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