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新闻 五莲新闻 莒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日照市 > 莒县新闻 > 正文

村民爱戴的好书记迟名琛

来源:日照日报 2012-06-30 22:50   https://www.yybnet.net/

(上接A1版)到底是什么样的信念与执着让他一头扎到村里去?到底是多少辛劳和睿智让一个“后进村”在这么短的时间实现了如此华丽的转变?

“这个书记是来干实事的”

程子沟村286户792口人。村不大,却是远近闻名的乱。

12年换了9任村支书,村集体欠外债100多万元,连村级办公场所都没有。

“敞开门就是新闻”,64岁的老党员迟名林这样形容:“谁家的东西被偷了,谁家里又闹起来了,哪几家又有什么纠纷了……出门说是程子沟的人都嫌丢人。”

迟名琛是地地道道的程子沟村人,即使从村里搬出来的30多年中,老少爷们有点事,他都回去帮忙,在村里为人很好。但在河山镇党委找到他的时候,他还是犹豫了。

“主要是担心、害怕,就怕万一干不好,让父老乡亲一辈子骂咱……”他想回村,但不敢轻诺。那段时间,他几乎天天晚上睡不着觉,反复思考这个问题。

然而,想为百姓做点事儿的强烈愿望还是战胜了怕不落好的犹豫。“我是从程子沟走出来的,程子沟好比我的父母,作为她的儿子,有能力就该多尽孝心和义务。”

经过了一个多月反复的思想斗争,迟名琛下定了决心:回去!两委换届,迟名琛高票当选村支部书记、村主任。

2011年4月10日,迟名琛上任的第14天,他召集召开第一次全体党员会,说出掏心窝子的话:“要干就要干出点样来,只是比以前改善了、强了些,这都不是我想要的,我要的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的决心,激起了村“两委”成员和全体党员的希望,但面临这样的“烂摊子”,从哪里着手呢?

眼见又到多雨季节,每年夏季暴雨频发,村西北山上淌下来的雨水就会汇集到程子沟村,淹没庄稼和房屋,这是大家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之一。当年6月初,在包联单位市审计局的帮扶下,村里筹资24万元修水渠。

凭着在供销社搞建设积累的经验和知识,他自己设计了水渠图纸,工程建设也没有找工程队承包,而是动员村“两委”成员义务干,全体村民投工投劳,按劳取酬。这样既省了钱保证了质量,更让群众看到了村党支部干事的决心与行动。

建水渠的一个多月里,迟名琛天天泡在工地上,57岁的人,搬石头,拌砂浆,什么活都干。他的公司——— 新地方加油站距离程子沟村大约1公里,他中午没有休息过,午饭都是公司里的人给送到工地上:几张煎饼简单地卷着点菜。

“那么个干法,我都心疼。我不能干体力活,就给他们烧水喝。”老党员迟名林回忆起那一幕,至今满是感动。

700多米的两条水渠两面全部用石头砌起来,防止耕地和道路塌陷,40多米长的管道全部走地下。工程验收那天,东港区水利局的专家查看后评价:“这是我见过的最坚固的水渠。”

当年8月份的一天,一场罕见的暴雨倾盆而下。村民们多少年来第一次在家里睡起了安稳觉,不用扛着铁锹出来护着自己的地,不用因为别人挖了自己地里的土堵水而争吵打架。哗哗的大雨中,迟名琛却惦记着,水渠能不能承受这么大的水量?穿上雨衣雨靴,当天晚上,他冒着大雨赶到水渠附近,看到没事,才放心回家。

经过修水渠这件事,程子沟村老百姓心里的一杆秤称出来了:这个书记是来干实事的!是把村里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干!

从这以后,程子沟村的工程一项接一项:村内修起了6纵1横1500米的硬化路;村外两条生产路修得又宽又平整;50千伏安的变压器换成了200千伏安;大街上安上了路灯,夜晚犹如城市般辉煌。

“以心交心,才能赢得大家伙的尊重”

迟名琛刚去程子沟村的时候,村“两委”班子缺乏凝聚力,干群关系紧张。

虽然经过几件实事,村里老百姓基本认可他了。但仍有人质疑:现在村里的人都想方设法往外出,他却往回跑,是不是来捞政治资本的,或者有别的好处?

对这些流言,迟名琛没有过多的解释。

“人在干,‘天\’在看!谁是‘天\’?老百姓!你干什么,老百姓都瞅着,只要从自身做起,真正干事,公平办事,自然能赢得大家伙的尊重。”

在全体村民大会上,迟名琛提出“村看村,户看户,村民看干部,干部看书记”。这是一名村支部书记带领村“两委”成员向全体村民的承诺,也彻底把村干部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

作为村党支部书记,迟名琛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村里没有办公场所,租了一间20平方米左右的新房子。他和村“两委”成员一起动手粉刷墙壁,把院子里铺上地砖,自己出钱购买办公桌椅、广播设备。

所有村务、党务、财务等事项,他都通过召开村两委会议、党员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广播会议或者在村内公共区域张贴的方式进行公开。每次开全体党员会,无论定下几点,他自己总是先到。

无论哪项工程,资金没到位,他几十万几十万地往里垫。新地方加油站里的机械、车辆、人工经常被调到村里帮工。

6月6日下午,村里的施工队刚在建起来的文化墙上泥了水泥,傍晚,天就阴上来了。迟名琛担心墙面上的水泥被雨冲了,一直守着草帘子等到夜里12点多,估摸着所有泥的墙面都过了4个小时,不怕雨淋了,才回到加油站的办公室休息。

“迟书记是把村里的活、村里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干。”33岁的马长江是6名村干部里年龄最小的一个,负责工程建设。去年换届前,他一直在外驾驶挖掘机挣钱。虽然现在一年的工资也就顶打工时一个月的,但他依然干得很起劲,天天泡在工地上。“迟书记放下那么大的生意,一心一意帮着村里发展,我们什么也不说了,就是好好干。”

迟名琛把所有的心思、所有的牵挂都放在了村里,对自己却永远都是“凑合”。

迟名琛无论上哪,手里都少不了一个蓝色的手提布包,里面一个几十层的文件夹装满了近期用的各种材料和笔记本,不用的时候扔车上,用的时候随时能拿出来。大家开玩笑地说,这就是迟书记的“手提办公室”。

百业待兴,村里的事儿多,迟名琛几乎很少能在办公室坐下,干脆找了包把所有需要的东西装起来提着。一年多的时间,同样的布包,他硬是用破了3个。

在程子沟村的一年多里,迟名琛瘦了 20多斤,人也黑了许多。他从城里搬到了加油站的办公室,距村是近了,但一天三顿饭,却没了定点。妻子和儿子从一开始就不赞成他回村,“这么大年龄了,在家看着孙女,闲着没事散散步、逛逛街多好”——— 儿子说;“你就是个大嘲巴(傻瓜)”———妻子说。

说归说,但每天早晨,儿子或者司机都风雨不误地从市区给他送去早饭。每天下午5点多,妻子都让孙女准时给他打电话,问他是不是回家吃饭。

都说人心是最难征服的,但迟名琛以心交心,以实际行动展示着干事创业的决心,打动了党员干部、村民。

在程子沟村采访,一名妇女听说我们是记者,硬拦住我们。她叫安燕,丈夫一直在外打工,家里6分口粮地因地势太矮,一下雨就被水淹。去年秋天的一天,安燕突然发现地垫好了,一问才知道原来是村干部们帮着干的。“不声不吭就帮我们把活干了,这样的好干部,上哪找啊!”

“一个村要发展,老百姓得有精气神”

在外一提起程子沟村,老百姓都说“那个村的人‘刚柴来!\’”,意思是很难管理。

一个村要发展,村民得有一股积极向上的精气神,就像一个企业的发展,得有企业文化。而在程子沟村,多少年来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几乎一片空白,大家各干各的活儿,各管各的事儿。

迟名琛上任3个多月后,组织村“两委”成员、全体党员、村民代表、村民共240余人分三批次到莒县岳家村、田家店子,东港区下元一村等 3个新农村建设先进村学习考察。

这次考察就如一块巨石,沉沉地砸在大家的心底,程子沟村人第一次集体静下心来思考和讨论自己村的现状。

此后,迟名琛把软环境建设作为端正村风民风的有效抓手,采取各种方式倡导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精神文化生活,激发村“两委”成员和全体村民的发展意识、凝聚力和自豪感。

2011年“七一”节,迟名琛自己编写了四句半,参与建党九十周年文艺汇演,在全镇13个节目中获得了一等奖。这次汇演程子沟村5名村“两委”成员全部上台亮相,向全镇更向全体村民树立起团结一直向前看的良好形象。

在程子沟村办公室外墙上不断贴出来的“大红纸”一直是村民关注的焦点,这里记录的是每个村民的光荣,成为大家文明竞赛的“阵地”。

去年中秋节前夕,村民管延坤突发脑梗塞疾病,生活不能自理,其妻、女智障,他家的生活顿时陷入窘境。迟名琛积极筹划为他捐款,不到3个小时,全村干部群众凑起了10536元。

迟名琛把捐款人姓名写上了大红纸贴到村办公室外墙上。没想到,这张大红纸受到大家空前的关注。“其实,老百姓都是要面子的”。抓住大家这一心理,此后,凡是参加义务植树、义务劳动等好人好事名字,迟名琛都用大红纸公布出来。

当年底,村里又组织了好党员、好干部、好婆婆、好媳妇等十项评选,名单照片全部在公示栏里张榜公示。

去年春节,当大家都沉浸在与家人团聚的欢乐中时,迟名琛却一直在村里忙活着。在家里吃了年夜饭,他干的第一件事是赶到程子沟村给大家伙拜年。从初一开始,退伍军人座谈会、回乡人员联谊会、大学生论坛,一项项活动让在外人员感到家乡的温暖,也让群众学到了创业、教育等各种知识,开阔了眼界。

过元宵节的时候,迟名琛动员回乡人员捐款组织燃放焰火,正月十五晚上,附近十里八乡的乡亲们都赶到程子沟村看焰火。“看到其他村的人都跑来了,有种扬眉吐气的感觉,特有面子。”党员管延芳说起当时的情况,心里、脸上透出满满的自豪。

出台学子助学制度,对重病灾户帮扶,节日慰问,庆祝老人节,这些活动凝聚了民心,丰富了群众的精神生活。

2011年底,程子沟村在东港区河山镇59个村庄综合考核工作中,由2010年全镇倒数第二迅速跃升至前10名,还被授予环境整治先进单位、目标管理绩效考核进步奖等荣誉称号。

今年,村里又购买音响组织妇女开展业余健身娱乐活动。农闲时,每天晚上村里爱好唱歌跳舞的人聚在一起,尽情享受快乐生活。

程子沟村老百姓的精神面貌完全变了。硬化中央大街的时候,迟名琛在大喇叭里广播,要求三天之内,各家各户把门前屋后的“三大堆”清理干净,结果不到三天,街道上一干二净。去年春节前,迟名琛要求全体党员干部上街打扫卫生,没想到在家的村民,不管老少都拿着扫帚铁锹主动上街一起干起来。

不少村干部说,多少年来第一次发现,村里的老百姓心劲这么高涨。

“干活要有责任心,还得动脑子”

干活得动脑子,迟名琛这句话在程子沟村已流行了大半年。

从成立新地方石化公司,到一步一步做大做强,迟名琛有着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把这种经验运用到村里,大事小事蕴含着强烈的成本意识、科学的管理和长远的眼光。

仔细观察村西北新修的两条水渠,发现隔一段就有一座跨渠桥。每座桥宽3至5米,把每家每户的耕地和生产路联结起来。

村民们反映,以前下地干活、收粮食都得在满是草的排水沟里爬过来爬过去,机械也进不去,迟书记考虑的就是细。

水渠完工后,不少村民提出意见,水渠旁边的两条生产路只有半米宽,全是坑,没法走,咋不直接修起来,迟名琛总是说“别着急,先等等”。

修7条硬化路的时候,挖出了很多土,迟名琛让人把土直接垫在了生产路上。当初提意见的村民才恍然大悟。

经过这几件小事,村里人都觉得迟名琛有“方方”,无论干什么事都互相提醒“得动脑子”。于是,迟名琛的话一时成了流行语。

程子沟村全体村民开会很特别,几乎不需要聚在一起。原来,迟名琛发明了个“广播会议”。“既然有电视电话会,我们就弄个广播会,节省大家时间,也解决了场所问题和组织起来的各种麻烦。”

迟名琛出钱购置了广播设备,安装了6台扩音喇叭。于是,上级又有什么政策了,村里又组织什么活动了,最近农业生产上应该注意什么问题,都通过广播。

在广播会议里,迟名琛还经常说自己的体会,鼓励大家不要光盯着自己的三亩黄豆两亩果园,还要发展商业和工业。以自己经营企业的经验,他还帮助养猪、养蚕、种植苗木的农户分析市场。因此,每次广播会老百姓都愿意听。

程子沟村村内有两条硬化路宽13米,其中南北一条主街两边还设计留有人行道和绿化带,每排房排水全部采用60厘米直径管道走地下。记者惊讶,在一个村内,竟然有设计建设这么先进的街道!

其实,迟名琛有自己的“小算盘”。

程子沟村位于河山脚下,距离河山镇几百米,随着河山镇打造登山、采摘一体游行动的实施,村里将会迎来发展旅游餐饮等服务业的新机遇,现在村里的基础设施改造必须要高起点、高质量。

根据村里的规划,今年秋天,他们将着手启动建设集购物、金融、医疗于一体的社区服务中心。正在酝酿改造村居,建立餐饮一条街,发展城郊、景区经济,提高农业产出效益。

“趁着现在身体还不错,能多干就多干,能快干就快干”。迟名琛的梦想是——— 将程子沟村建设成一个经济发展、管理民主、整洁有序、文明富裕的新村居。

“有迟书记在,好日子在后头”,村民郭公若简单的一句话,是老百姓对迟名琛深深的敬意和坚定的信任。 

新闻推荐

首届莒州文化节启动

本报讯(记者 夏宗伟)7月5日,莒县举行首届莒州文化节启动暨莒州文街启用仪式。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解世增出席。据悉,首届莒州文化节将持续5个月,每月一项主题活动,分别举行民间文化艺术博览会、...

莒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莒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村民爱戴的好书记迟名琛)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