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许静)在莒县城阳街道,93个村划分为19个社区,社区服务功能逐步健全、完善:文化和教育培训活动丰富多彩,通自来水、有线电视、硬化路率均达100%……这是该街道近年来始终坚持“城乡一体、同频共振、拾遗补缺、发展自我”的成果。
特色农业欣欣向荣。该街道对产业布局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积极培育花卉、桑蚕、果品、瓜菜、养殖五大主导产业,形成了南蒜、北菜、中间桑、两河岸畔搞饲养的生产格局。去年以来,全街道共发展大棚蔬菜等各类特色经济作物面积1.16万亩。今年1—5月份,特色经济作物面积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660余亩。目前,全街道有文心食品、昌泰食品、中绿食品等农业龙头企业28家,涉及蔬菜、果品、畜牧、粮油等10多类近百个品种。
工业经济提速发展。该街道坚持大集团引领、大项目带动、大开放促进,突出发展定位,形成了特色鲜明、分工协作、产业聚集的发展格局,成功培育了建筑建材、服装抽纱、机械铸造、食品加工、纸业印刷、流通服务等六大产业。工业项目在推动街道经济向更高层次提速发展的同时,也为居民在家门口就业提供了众多岗位。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进程加快。该街道坚持政府主导、村民自治、财政扶持、群众出资的原则,按照“规划先行、高点起步、程序严格、适度联片、各业并进”的要求加快社区建设。大力推进的党团组织进社区、计划生育管理进社区等“十进社区”活动,使社区的服务功能逐步健全、完善,较好地解决了农民居住散、面貌乱的问题,改善了农民的住房条件和居住环境,方便了公共管理和服务的延伸。
民生事业全面发展。近年来,街道每年以为群众解决1—2件急需解决的实事为亮点,打造村街“民生名片”,极大地提升了农村居民的幸福指数;建立了莒县幸福老年公寓和老年人活动中心,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放生活补助。在全国文明村———岳家村,实行老年人一日三餐免费供餐,并为老年人配备了专职营养师,聘请了老年教师,定期组织老人开展健身活动;新农合参合率100%,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和教育培训活动,丰富了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
新闻推荐
本报莒县讯(通讯员 卢立国 武洁)莒县公路局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涝,早布置、早准备、早落实,提前做好336省道莒界线莒县段路基工程施工安全生产和灾害预防工作,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该局针对3...
莒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莒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