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新闻 五莲新闻 莒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日照市 > 莒县新闻 > 正文

莒县:畅通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

来源:日照日报 2012-06-20 22:53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莒县讯(通讯员 王辉)一道道灌渠在农田中纵横交错,一条条田间路整洁平坦,一座座桥涵闸安全实用……六月流火,行走在莒县田间大地,面前呈现的是一幅幅美丽的新农村画面。这是该县实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带来的变化。

近年来,莒县立足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局,充分发挥地形优势,在平原区,利用配套改造好的大中型灌区干支渠,进一步深挖大中型灌区末级渠系效益潜力,进行末级渠系改造,实现灌区节水灌溉面积延展,解决“最后一公里”和“卡脖子”等问题,规划建设青峰岭、仕峤两大灌区末级渠系节水示范片;在山丘区,依托除险加固后的小型水库,把小型水库与自压节水灌溉相结合,实现水资源充分利用和优化配置,规划建设东部、南部乡镇高效自压节水灌溉示范大区。

目前,莒县已先后建成青峰岭和仕峤两个灌区末级渠系节水示范片,以及小店、夏庄等7个高效自压节水示范片,平原区和山丘区的优势同步显现,形成“旱能浇,涝能排”的农田灌排保障体系。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莒县创新工程建设模式,推广高效自压节水灌溉。在小店镇实施了以多库串联、自压供水、封闭输水为主要特点的“多库串联自压节水灌溉”模式,取得了“不用电,不用油,水流到地头”的理想效果,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及水利厅主要领导的高度评价,称其为解决山丘区灌溉难题的有效途径并要求在全省推广。

2011年以来,该模式在莒县进一步推广,以小店、寨里河等5处连线山丘区乡镇的7个示范片为基础,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大区建设初具规模。同时,提升工程的科技含量和自动化水平,推广应用了渠道水位自动遥测系统、土壤墒情及管道压力流量信息采集系统等多项新技术,独立研制并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的出水口闸阀控制室也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创新工程管理制度,扩大项目建设综合效益。探索实施了水库管理、农村供水、灌区灌溉“三位一体”管理模式,推行了农村水管员制度,使工程的管理主体及其之间的责权利关系都得到明确。并以此为基础,利用市场调节机制,积极推进农田灌溉管理市场化,在青峰岭水库灌区探索实行了用水经纪人配水制度,成立了5个农田灌溉专业合作社,逐步建立起政府监督合作组织、合作组织考核水管员的三级工程管护体制,使用水纠纷和水浪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目前,项目建设的直接效益、间接效益逐渐显现。

夯实了现代农业发展基础。青峰岭、仕峤两大灌区作为莒县粮食主产区,通过改造工程,共扩大改善灌溉面积10.67万亩,一次灌水周期缩短7天,年可节约用水1120多万方、增产粮食940多万公斤,基本形成了“一条渠、一条路、两行树、一个人”的管理配套格局。

促进了特色农业发展。通过工程建设,制约有关乡镇特色农业发展的“瓶颈”逐步打破,群众发展特色农业的积极性明显增强。其中,在小店、夏庄和峤山等5处乡镇建设的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内,累计新发展芦笋、绿茶等高效特色农业6820亩,年增收750万元。

优化了水资源配置。部分小型水库在小农水重点县建设中成为发展高效自压节水灌溉的重要水源支撑,通过多库串联、统筹调度,突破了区域限制,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水资源优化配置。

赢得了群众欢迎和拥护。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的实施,从根本上解决了项目区内靠天等雨和有水用不上的难题,有力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降低了生产成本,使群众得到了实惠,实现了小农水大增益的目标。 

新闻推荐

莒县首批农机购置补贴资金顺利实施

本报莒县讯(通讯员 张传明)今年,莒县争取首批国家补贴资金760万元、市级资金20万元,分别较去年增长49%、33%。至5月底,首批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已经全部落实到位,受益农户3552户,补贴各类农业机械7938台(...

莒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莒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文化下乡暖民心2012-06-26 16:07
1970-01-01 08:00
评论:(莒县:畅通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