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魏磊 宋炜 董元 厉亚楠
“人在车上坐,车在画中行”,用这句话来形容日照的公路,可谓恰如其分。而能够赋予行路者如此美好的感受,也恰好展示出日照公路养护工作的成就。
如果说公路建设是创造财富,那么公路养护就是积累和保护财富。在养护工作中,日照市公路局本着“以人为本、以车为本”的主导思想,以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通行环境为目标,突出“人本、精细、绿色、创新”八字理念,构建了以“日常养护为基础、精细化养护为前提、预防性养护为关键”的管理体系,通过实施“五化”养护管理模式,保持公路畅通、安全、舒适、美观、优质,着力打造绿色公路、生态公路、景观公路。
“日常养护”机械化 提升养护技术水平
日照市公路局在路面小修工程中大力推行专业化、精细化作业,不断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先后购置了4台路面铣刨机、6台灌缝机、4台沥青加热机等机械设备,应用到路面灌缝、坑槽修补以及车辙处理中,实现了路面小修工程的机械化施工。各管养单位结合养护实际,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采取多种手段提高路面小修工程质量。莒县公路局将空压机自行改装,借助功效大的优势,成功应用于路面灌缝和坑槽挖补的作业面除尘,效果极佳。在路面坑槽处治中,各管养单位充分发挥路面养护机械的作用,采用路面铣刨机处理坑槽挖补,既提高工作效率和修补质量,又降低了安全隐患,增强了维修作业的安全性。日东高管处应用沥青路面养护车(修路王)进行日常路面病害处理,该机械具有热再生和废料再利用的功能,不受季节温度限制,能快速及时修复路面病害。
“养护巡视”常规化 促进一线养护工作
为及时发现问题、消除病害、保持良好路况,市公路局成立了养护巡视小组,定期、不定期的对管养单位进行养护巡视。养护巡视小组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制,由市局养护科每2个人组成1组,分别负责两个高管处和四个区县局的养护工作巡视,巡视频率每月不少于2次,发现问题现场通报整改。今年以来,养护巡视小组对全市510.5公里普通干线公路和153.1公里高速公路的养护情况进行了16次巡视、检查,总巡视里程累计达10618公里。巡视中,随机抽查公路站和养护工区,巡视期间发现问题,现场填写问题整改通知单,责令相关单位及时进行整改,并将整改情况限期进行反馈。巡视结束后,编制印发公路养护工作巡视报告,对发现问题、整改情况等进行总结归纳。通过养护巡视制度的常规化,有力的促进了日常养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小修保养”精细化,提高路面小修质量
为全面提升路面小修工程施工质量,最大限度的保障道路行车安全畅通,日照市公路管理局通过召开公路养护小修工程现场演示会、公路养护技术培训会等方式,多角度多层面的促进小修工程的精细化作业。6月份,在335省道召开了小修工程现场演示会,通过现场观摩沥青路面灌缝、铣刨机坑槽处治和沥青加热机坑槽修补施工工艺,和邀请机械生产企业展示条形加热板、灌缝机、保温料车等先进养护设备的使用,进一步提升养护施工的规范化和精细化水平。同时,通过举行全市公路养护技术培训,组织全系统养护人员系统的学习公路养护有关政策、技术标准、质量要求、管理程序、质量监督等内容,全面提升养护技术和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管理水平。在实际工作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合理优化施工方案,如针对222省道交通流量特别大、路面病害多发的状况,岚山区公路局采取相应措施处置不同路面病害,针对小面积坑槽采用传统工艺处治,针对普通裂缝采用热沥青灌缝处置,针对大面积块裂、较宽裂缝等采用沥青混合料填缝、局部刮油工艺处置,既保证了路面通行质量、又保证了交通及施工安全。
“养护计量”规范化 发挥养护资金效益
为了把每一分资金都用到“刀刃”上,发挥养护资金的最大效益,日照市公路局成立小修工程验收组,采用抽验方式,对完成的小修工程就工程数量和质量进行验收。在抽检过程中,采用轮式测距仪对小修工程工程量进行复核,确保抽验测得的数据真实可靠,提高了统计效率。通过上半年的验收发现,各区县公路局小修工程质量达到要求,均根据不同病害和路面损坏情况采用合理的施工工艺,用有限的资金有效处治了路面病害,取得了较好成效。验收过程中,各单位的养护负责人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小修工程中,严格组织方案,严格质量控制,严格工程计量,充分认识养护资金现状,在保证工程质量和路况质量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养护资金效益的最大化。
“应急抢修”及时化 保障汛期道路畅通
今年入夏以来,日照持续强降雨,给公路养护带来压力。日照市公路局加大汛期检查力度,及时调度各管养单位,加强雨前、雨中、雨后巡查,确保雨季公路的安全畅通。一是抓预防保安全。制定防汛应急处置预案,成立了由700人组成的防汛应急抢险队、预备队和常备队,各管养单位储备充足的抢险设备物资,随时待命,做好公路突发事件的应急抢险准备工作。二是抓重点保畅通。以清除路障、清理塌方、修补坑槽和排除积水为重点,加强雨季公路养护。重点突出“四个及时”,即路面清扫及时、路肩整平及时、桥涵清淤及时、边沟疏通及时,确保路面安全畅通。三是抓排查保稳定。加大对所辖路段路面和桥涵的巡查力度,对辖区内所管养易发生水毁的公路高边坡、高挡墙、桥涵、地质不稳定路段进行全面排查,要求各管养单位对经常塌方地段及容易水毁路段加大监测力度,一旦出现险情必须立即向上级报告,并采取有效措施在最短时间内消除隐患。7月9日,突降的暴雨造成341省道21K+280路基边坡坍塌,岚山公路局养护人员发现险情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抢修,及时排除险情。
生态景观长廊
路面灌缝施工
挖补路面坑槽修剪绿化苗木抢修水毁路段
新闻推荐
本报莒县讯(通讯员 刘相允)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防汛工作方针,切实提高应急抢险队伍能力,保障电网安全供电,7月20日,莒县供电公司在110千伏董家变电站组织进行了...
莒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莒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