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夏宗伟 通讯员 马德民 辛有东)日前,莒县招贤镇周家曲坊村的蔬菜种植大王贾志峰刚一出现在自家的大棚附近,就有农民围拢过来,“俺家的大棚西红柿,今天有点不对劲,你快给去看看?”他一听立即骑上摩托车就赶往这家农户家的大棚,一番仔细检查,最终确诊为灰霉病,便根据病情开了“处方”,又叮嘱了一些注意事项后才离去。
这几年,贾志峰不但依靠自身技术种植大棚蔬菜走上了致富路,而且还创办了“志峰蔬菜专业合作社”,申办了黄瓜、西红柿两个绿色食品认证,无偿向农民传授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帮助村民和邻村的蔬菜种植户解决实际难题,被当地群众称为“土专家”。
近年来,莒县立足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着力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目前,全县共培养科技致富种植能手、养殖专家等“土专家”3万余名。
该县依托“千村创业行动”和“拔尖人才”授业讲堂、“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班”等载体,通过举办培训班、送科技下乡等措施着重加大对农作物优质高产、测土配方施肥、农产品质量安全、畜禽良种繁育、疾病预防等农科知识的学习。选派农村优秀实用人才到寿光等地学习考察,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以农村实用人才为主,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设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该县还在全县开展了农村实用人才调查摸底,分生产能手、经营人才、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其他农村实用人才等五大类,细化为粮食种植、畜禽养殖、蔬菜种植、经济作物种植等11项,将懂技术、有专长,且愿意传帮带引领大家共同致富的“土专家”进行统计,纳入农村实用人才信息库管理。
同时,将自愿入户指导的 1.4万名“土专家”按照不同专长组成多个助农队,由乡镇街道统一组织,以村为单位,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结合自己的致富心得,为农民提供信息咨询和技术服务,积极向农民介绍科技种养知识,帮助农民推广销售农副产品,引导农民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农业发展科学化。1—5月份,全县各乡镇街道共开展入户指导活动105次,指导农户28000余户,发展蔬菜大棚300余个,新上养殖项目120余个。
新闻推荐
为做好雨季造林工作,莒县采取多项措施确保雨季造林取得成效,确保栽植一片、成活一片、绿化一片。图为寨里河...
莒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莒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