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均薇
首届日照文化产业博览会奉献给市民一道文化的饕餮盛宴。9月22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杨军,市委常委、秘书长王斌,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解世增与广大市民一道来到文博会主会场参观。
从文化改革发展成就展区到区县综合展区,从非遗展区到黑陶创意展区……每一个展区,杨军都看得非常认真,格外投入。
抓一把金沙滩的细沙,在日照“艺安沙”创作台上设计一幅日照美景沙画;坐一坐传统的土炕,与五莲剪纸传承人学一手剪纸技艺;举起鼓槌,与开发区夹仓打击乐传人一同敲鼓……
“日照文化资源丰富,能够与众多的艺术家,特别是民间艺术家面对面,机会非常难得”,言语中透出杨军对艺术家的无比尊重和无限希望。
杨军一直非常关心文化产业发展和品牌打造。在东港展厅,他鼓励艺术家在创新上下功夫。在五莲展厅,杨军有了让传统石材“写上”五莲秀美山川的新创意。在莒县展区,杨军说,应该把编钟拿来,让市民敲一敲,感受莒文化。在日照日报社展厅,杨军希望报社印务中心与亚太森博浆纸合作,做大印刷产业。在黑陶展厅,他给艺术家出了一道题目,研究建立黑陶艺术博览园。在文广新局和文化执法局展厅,杨军要求加快落实文化产业“十二五”规划,提高覆盖面,让文化像阳光一样普照在全市人民身上。
一个主会场,杨军看了两个小时。参观结束时,杨军指出,首届日照文化产业博览会作为“文化建设年”活动的重要内容,分系列展现了日照丰富的文化资源。从参观情况看,日照文化产业大有资源、大有市场、大有希望。当前,日照市文化产业发展处在开端阶段,要通过党委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尤其是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整体合力。要通过创意、创新改造传统文化,建立集创作、展示、交易等于一体的网络体系,使传统文化迅速转化为产业,促进文化项目规模化发展,加快建设滨海文化名城。
新闻推荐
莒县教师平均工资比公务员高出335元 2007年以来,全县财政教育投入累计超过23亿元
本报讯(记者 夏宗伟 通讯员 马德民 辛有东)9月12日,又到领薪日。莒县陵阳中心初中青年教师小张拿着自己的工资单很是自豪,和在县城当公务员的丈夫相比,虽同一年参加工作,她的工资却比老公足足多了近400...
莒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莒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