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王晓洁
他坚守在又脏又累的法医岗位17年,办理9800多起检验鉴定案件零存异;他提出成立“流动法医鉴定室”,到家庭、到病床、到现场为群众提供鉴定服务。他就是十八大党代表、全国模范检察官,被群众称为“贴心人”的莒县检察院技术科科长、主检法医师邵明强。
有限的职责,无限的服务,是邵明强一直秉承的工作理念。为了减少伤者在鉴定往返过程中的痛苦和不便,他建议成立“流动法医鉴定室”,对损伤严重、无法行走的被鉴定人到病床、到家庭、到现场进行鉴定。院党组同意了他的意见。此后,无论是交通便利的城镇还是偏远闭塞的山区乡村,损伤严重、行动不便的当事人只要打一个电话,他就会马上登门对其进行鉴定服务。几年来,邵明强的足迹走遍了230多个村庄,行程2万多公里,为被鉴定人上门服务250余人次。
邵明强经常告诫自己一定要拿稳法医鉴定的这支笔,坚持心系职责、心向法律。2008年初,受害人许某被人击打致腰椎骨折。案件移送到检察院后,邵明强对其伤情进行审查,复查和会诊结论是许某构成轻伤,这与医院出具的陈旧性损伤,不构成轻伤的结果不一。邵明强遂逐级上报至省人民检察院技术处,在上级支持下,十天时间,他三次请省内知名专家组成专家组会诊,结果与其鉴定意见相同,法院最终采纳轻伤结论,对犯罪嫌疑人作出有罪判决。
自1995年以来,他共办理各类检验鉴定案件9800多起,对每一起鉴定他都严格依法依规反复查验,没有发生一起因检验鉴定不公而引发投诉、举报等问题。通过认真细致的鉴定,避免错捕错诉17人,有力地维护了司法公正。
邵明强有一颗医者“仁心”。今年4月,莒县检察院成立了“邵明强工作室”,开展阳光法医鉴定业务,协助处理与法医鉴定有关的轻微刑事案件、民事申诉案件的和解、调处、息诉、困难群体救助等工作。邵明强把上级颁发给自己的奖金捐献出来,连同鉴定收入,设立困难群体救助金,救助特别困难的当事人。
今年5月份,工作室开展了首例救助活动,将身患六级伤残、生活特别困难的莒县长岭镇后下庄村村民史某之子、之女列为帮扶对象,制定了每年送两次救助金,保障姐弟俩的学习和生活,直至姐弟俩完成学业长大成人的长期救助方案,并向其赠送了3000元救助金。6月30日,新学期开学之际,邵明强又与妻子、女儿一起来到史某家中,为两个孩子送去书包、文具等学习用品。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 陈潇10月26日,是莒县长岭镇上官庄村幼儿园落成启用的日子。天还不亮,5岁的圆圆就醒了,催着妈妈送她去新幼儿园。同她一样兴奋的,除了村里60多个小伙伴,还有驻村“第一书记”...
莒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莒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