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源
近年来,日照市文化工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以做深“昨天文化”、做实“今天文化”、做活“明天文化”为主题,加快推进滨海文化名城建设,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呈现出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喜人局面。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
自2010年开始,日照市组织实施了“千百重点文化工程”,着力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基层文艺演出、基层队伍建设和地方剧种传承弘扬等工作,切实达到了文化惠民、利民的目的。“千百重点文化工程”先后荣获全市机关工作创新奖和第二届山东省文化创新奖。
今年,市委、市政府把“千百重点文化工程”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和“文化建设年”重点项目。目前,全市所有乡镇全部建成综合文化站,近90%的行政村建成文化大院,特别是投资900万元、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的莒县招贤镇文体活动中心更是乡镇文化设施的一大亮点。到目前,全市共建设农家书屋1190家,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实现了每个行政村每月放映一场公益电影,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了更好的保障。
近年来,日照市大力加强精品创作与生产,精心推出一批深受群众喜爱,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精品力作。《毋忘在莒》《日出先照》等艺术精品群芳争艳,滨海文化名城独特魅力进一步彰显。
特色文化品牌异彩纷呈
顺应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新期待,日照市把广泛开展文化活动作为繁荣群众文化、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工作。
围绕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每年都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精心培育了“新年音乐会”、“元宵节系列文化活动”、“港城之夏”、“合唱艺术节”、“舞台艺术大赛”、“阳光系列文艺演出团队”、“欢乐乡村”等众多特色文化品牌。
“港城之夏”广场文艺展演是“山东省社会文化活动知名品牌”,自2000年以来每年在旅游旺季演出,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13届,每届时间跨度达两个多月。“合唱艺术节”是日照市2008年以来重点打造的一个文化活动品牌,已经连续举办了4届,参加演出者过万人,营造了全市有亮点、区县有赛事、处处有歌声的浓厚氛围。
此外,各级文化部门和单位每年还组织开展“欢乐乡村”等各类文化下乡、送戏下乡活动千余场次,进一步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文化遗产保护深入推进
日照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为深入做好日照市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市里先后成立了文物管理委员会和文物管理办公室,进一步理顺了辖区内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机制,建立健全了文物管理机构,切实加强文物保护力量,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经过不懈努力,日照市已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0处;日照作为国家文化部首批命名的“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已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5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1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72个,日照农民画、黑陶等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陈蕾)日照市植物园改造工程等6项绿化工程被评为2012年度“山东省园林绿化优质工程”;另有临沂路绿化工程等6项绿化工程复核合格,保留“山东省园林绿化优质工程”称号。这是11月5日记者从...
莒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莒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