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窦亚昆
“妈,尝尝今天中午的菜合不合胃口?”
“好好好,你做的菜我都爱吃……”
老人夹起盘中还冒着热气的菜,吃得津津有味。
这一幕每天都在莒县城阳街道小湖村居民潘为娟的隔壁发生,已经持续了10个年头。
今年40岁的潘为娟在本次7月“孝德楷模”的评选中榜上有名。这个名字,在莒县城阳街道小湖村村民之间有着强烈的震撼,这种震撼不是来自“轰轰烈烈”的壮举,而是来自一份不离不弃、无微不至的照顾。
失去丈夫,她成了公婆的女儿
十二年前,潘为娟的前夫突染重病,虽然她悉心照料,但前夫还是在两年后病故。在那个最困难的时刻,潘为娟只对前夫父母说了简单的一句话:“你们的闺女还在。”
从那时起,潘为娟用双肩撑起了整个家,一如既往地照顾公婆,把家里家外的大事小事处理得井井有条,即使有委屈也从来不让公婆发现,以免他们操心。面对灾难,潘为娟变得坚强起来,她凭着一双灵巧的双手,一边艰苦创业,一边照料病倒的公公和婆婆,经常和公婆谈心,让他们时刻保持良好的心情。“人都有老的时候,照顾好老人使其安享晚年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潘为娟只想尽全力照顾好两位老人。公婆也是明理的人,深知她生活的艰辛与一个人的不易,常常劝她改嫁,但是坚强的潘为娟体谅公婆丧子的悲痛,选择继续留守。
现任丈夫患难与共,日子正越过越好
2011年,潘为娟拗不过公婆的劝说,与于善庆再度结成一个幸福的五口之家。丈夫于善庆了解到潘为娟的情况后,没有退缩而是选择了患难与共。他们把新家安在了潘为娟前公婆的旁边,两人一起悉心照料起老人的生活。陪老人聊天,买老人爱吃的,给老人做新衣服,安装空调和数字电视,一家人其乐融融。
2013年国家出台失地农民可办理养老保险的政策,潘为娟便与丈夫商量着要为前夫的父母购买养老保险让老人的生活更有保障,得到丈夫的坚决支持。前夫是弟兄三人,买保险本可三家公摊,可是夫妇俩体谅前夫兄弟,毅然掏出自己辛苦积攒的六万多元为老人买上了保险。婆婆王政梅深受感动,逢人便夸:“捡了个儿子比亲儿子还孝顺,儿媳比亲闺女还亲!”体谅到小两口的不易,两位老人也力所能及地帮他们接送孩子,做做饭,减轻他们的负担,一家人和和睦睦,生活也越来越好。
潘为娟不但是敬老爱老的典范,而且也是个自力更生,勤俭持家的能手。凭着自己对生活的一腔热爱艰苦创业,从一间不足十平方米的小平房,到现在几十平方米的沿街铺面,她用自己的真诚和手艺赢得大家的认可和尊重。
十余年岁月里,风风雨雨中潘为娟和家人一路走来。“只是做了应该做的。”潘为娟对生活充满希望,比起得到周围人的称赞,她更希望全家生活能越过越好,步入正轨,这样自己就心满意足了。
新闻推荐
早报讯两年前,山东省莒县30岁男子邴某醉酒后驾驶三轮车与大货车相撞受伤,取保候审期间,为了逃避处罚躲到国外打工,被民警列为网上逃犯。近日,邴某返回国内时,被城阳警方抓捕归案。2015年6月22日晚9时左...
莒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莒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