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江雪 通讯员 翟淑涛孟令晓
如今,行走在莒县陵阳镇民主沟畔,只见河内清流潺潺,两岸绿意葱茏,昔日这条垃圾漂浮、污水横流的“龙须沟”能获得“新生”,完全得益于该镇全面推行河长制,类似这种河长制全面推行后河道管理的新变化已渐成趋势。
今年以来,莒县以全面推行河长制和“清清河流行动”为抓手,保护和治理并重,打响了水环境治理攻坚战,一条条河流的“变清记”正在全县不断地“上演”。
今年,莒县县政府和各乡镇(街道)制定了《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实施方案》,明晰了河长制实施的路线图、时间表和任务书。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明确县级河长联系单位职责的通知》,明确了河长联系单位的职责,建立起了层层压实、联防联控的责任体系。
该县积极开展污染排查,坚持一条河流开一个方子。先期已对25条10公里以上的河流进行排查摸底,共查出入河排污口476处,排查出问题260个,分别建立档案,针对污染类型,分别交办给河长制相关联系单位和乡镇(街道)落实整改。
在此基础上,莒县还委托省水利勘测设计院开展了48条河流的问题排查与“一河一策”综合整治方案编制工作,调查河流总长509.23公里,全面摸清了河道现状和存在问题,为编制“一河一策”综合整治方案,推进下步河道联防联治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发力河长制的同时,该县还持续在治理上下足功夫。从今年开始,利用三年时间开展“清清河流行动”,完成25条河流的生态综合治理,今年共有10条河道列入“清清河流行动”治理计划,总计投资9.77亿元。
今年1月份,莒县水利局与市水务集团合作,投资1.2亿元,对宋公河河道进行生态综合治理,在抓好生态护坡、岸线绿化、河堤加固和河道疏浚整治的同时,坚持治理与修复相结合,建设3处人工湿地,并在缓坡种植芦苇、菖蒲等水生植物,采用生物浮岛、推流曝气等生物和工程措施,对河道水质进行净化,增强水体自我净化和修复能力。
经过治理的宋公河呈现出了一河流水、一条经济带、一条风景线效果,再现了落霞与白鹭齐飞景色,“清清河流行动”正在不断地改变着河流的模样。
目前,略疃河、鹤河、洛河、柳青河、店子集河、小店河6条河道综合治理工程也正在积极推进,共完成投资3.14亿元,治理河道72.8公里。怀河、大石头河、茅埠河3条河道治理工程,正在进行开工建设前的准备工作,近期即可开工建设。此外,积极加快推进总投资8.6亿元的沭河上游堤防加固工程,力争早日批复,实现对沭河的全域生态治理。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子文通讯员窦晓春)今年以来,莒县碁山镇努力集合自身实际,取长补短,采取多项措施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该镇成立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量化分解改革任务...
莒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莒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