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兴杰 通讯员 王律超
◎新闻联播 大道至简,这一板斧“砍”掉了推诿扯皮等枝枝蔓蔓
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前,属地政府对拆除(控制)违法建设误认为是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的事情,对辖区内违法建设监管缺失,有时还任其发展;对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推一推动一动,即使“门前三包”也基本上成了写在纸上、喊在嘴上的摆设。由于市局执法队伍人员严重不足,疲于应付,执法效能和质量不高。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后,综合执法队伍下沉,压实了属地政府的责任,有效解决了过去市局与区县、乡镇(街道)、社区在拆违、控违等棘手问题上相互扯皮,在环境综合整治等困难工作中相互推诿,不积极、不主动的现象。
更重要的是,这一板斧“砍”出了执法资源的最大化最优化。市级层面成立了综合行政执法局,解决了区县有责,无权执法,执法局有权执法,属地政府配合不力的现象;实行一支队伍管执法后,有效克服了多头执法,减少了部门间的职能交叉、权责分割现象;乡镇、街道层面的社会管理工作大部分纳入综合执法中队,解决了基层行政执法中长期存在的“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的真空问题。
◎新闻播报
全市行政执法机构一板斧“砍”下58
8月23日,《人民日报》在头版以《日照:人事迎改革,干事添活力》为题报道了日照人事改革经验。其中,对日照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倍加称赞。报道认为,日照在全省率先实施市县乡三级同步改革,多个领域的行政执法职责集中到一个综合机构,将浮在面上的执法机构合起来、沉下去。市城管、文化、旅游、人防4支执法队伍的160名人员及编制,全部下沉划转到下辖区。截至目前,全市行政执法机构由110个精简为52个,基层一线执法力量变得充实、快捷、及时。
霸气!绝对的霸气!!改革一板斧,一斧“砍”下机构58!!!
三步并成一步跨,市县乡三级行政执法统筹集中到一个综合机构。
◎新闻现场 “效能风暴”迅速掀起 六大亮点竞相璀璨
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卜志强告诉记者,改革后的综合行政执法人员更加精干服务,更加优质高效务实,体制运行更加充满活力。
行政执法的“效能风暴”迅速掀起,六大亮点竞相璀璨。
亮点之一 违法建设得到有效遏制。2016年东港区、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启动了铁拳整治卧龙山区行动,对卧龙山区存量违法建设进行综合整治,排查摸底违法建设1007户,集中拆除19.6192万平方米。以点带面,对高家岭村、南王家村等存在的违法建设进行集中整治。2016年拆除违法建设2243处,158万平方米。
亮点之二 市容市貌明显改善。以深入贯彻执行《日照市城市管理暂行办法》为突破口,全市清理流动摊点17074处,规范店外经营9000多处,规范车辆乱停乱放13500多辆次,清除乱贴乱画“牛皮癣”84200多处,拆除广告条幅横幅等7230多条,取缔没收活动式广告牌(灯箱)3870余个,仅东港区建设(改善)大型便民市场7处,引导流动摊点入市经营,极大地改善了市容市貌环境,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亮点之三 旅游综合整治扎实有力。东港区、山海天旅游度假区清理景区各类摊点3234处,规范固定摊点经营300多家,警告招手揽客1600余起、扣押摩托车23余辆、揽客牌570张,拆除各类广告牌130块。对旅行社、涉旅宾馆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16份,受理市长热线85起,投诉举报180起,信访件6起,有效维护了景区环境和旅游市场秩序。
亮点之四 文明城市创建突出问题综合整治贡献突出。依照“属地管理、部门联动、行业自律、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原则,全市上下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开展露天烧烤和户外广告综合整治。各区县建设烧烤城5处,引导烧烤业主进行集中经营。2016年,联合执法130余次,取缔露天烧烤900余家,扣压炉具1001个,形成强大整治合力和舆论氛围,实现了全市烧烤油烟处理到位,卫生全面达标。2016年列入整治范围的全市建成区(包括岚山区)的大型立柱广告共95处,大型楼顶、楼体广告167处。已拆除大型立柱广告56处,大型楼顶、楼体广告135处,信息发布栏817处,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市容环境明显改变,靓丽满城名副其实。
亮点之五 铁路、高速公路、省道建筑环境整治稳步推进。岚山区、莒县、五莲县率先完成了工作任务,共拆除道路沿线违法建设65处,8518.1平方米,修复美化粉刷破旧建筑19处,拆除广告牌匾6处。东港区、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共拆除违法建设115处,91091平方米,各项工作扎实有效。
亮点之六 全市违法建设治理行动进展良好。2016年10月13日省委、省政府召开电视会议,部署在全省开展违法建设治理行动。全市违法建设治理行动已顺利完成动员部署、调查摸底工作,目前进入组织实施阶段,全市排查摸底违法占地面积377.7033万平方米,违法建设建筑面积277.7779万平方米,截至今年7月底,拆除违法建设71.75万平方米,补办手续11.70万平方米,共完成治理任务83.45万平方米。6月20日至22日,省违法建设治理办公室组织多家媒体来日照市,对违法建设整治的成功经验进行了专题报道。
新闻推荐
“互联网+”中长成的芬芳产业 ——“招贤玫瑰”推动镇域经济升级
本报记者刘江雪通讯员杨明晓秋来,莒县招贤镇西黄埠村宋维军的花棚里,朵朵玫瑰仍然如春天般吐露着芬芳。占地7亩的4个花卉大棚使他的年收入达到18—20万元。2016年,西黄埠村实现销售收入突破5000...
莒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莒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