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江雪 通讯员 庞维勤 卢世坤
近日,位于莒县刘官庄镇的山东正佳塑胶有限公司内,企业负责人向记者现场展示了用于生产新型环保塑料餐盒的薄壁注塑成型智能生产设备。该套设备是他们从宁波引进的,具有自动进料、智能注塑成型、智能机器人码垛、产品自动传输等功能,与传统生产线相比,生产效率提升近3倍,产品的整体合格率从95%提升至100%,真正实现了“智能制造”。
今年以来,莒县刘官庄镇把“环保+智造”作为该镇传统优势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加速“智造”发展进程、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加快产业绿色发展步伐,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打造塑料产业发展“新地标”。
机器换人:智能制造初见成效
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塑料行业中,企业的生产离不开机械设备以及操作机械设备的员工,面对日益攀升的生产成本和人工成本,刘官庄镇越来越多的塑料企业正在摒弃传统规模经营模式,转而投向智能化发展。
在山东正佳塑胶有限公司新建的新型环保塑料餐盒生产车间内,3条从宁波引进的薄壁注塑成型智能生产线不停运转,智能机械手流水般将成品码垛成型,工人只负责最后的产品封箱工序。
据企业负责人介绍,这套薄壁注塑成型智能生产设备以快速注塑机为主机,集成高速薄壁模具,再配置吸料机、冷水机、模温机、高速侧取加自动堆叠机械手等自动化设备,按照设定的指令,使其自动执行各自的任务,通过注塑成型设备的主控制器与各种辅助设备的通讯和控制,实现智能互动生产。
有这样一组数据:一台智能生产设备6秒就能生产4个环保塑料餐盒,每小时产量达到2400个,只需要1名工人负责最后的封装成箱。这样以来,用工和生产经营成本大为降低,劳动生产效率显著提高,同时产品质量也得到保障。
尝到甜头的企业计划加大资金投入,再投资3000万元引进30台同类设备和六关节机器人码垛与全自动开箱封箱生产线等自动化设备,实现整个生产链条的无人值守,自动生产。在刘官庄镇,塑料行业逐渐掀起塑料制造自动化、智能化的热潮,智能制造的路子将越走越宽阔。
技改创新:抢占发展制高点
“引进智能设备不是简单的机器代替工人,而是改进生产技术,变制造为创造。”在刘官庄镇党委书记徐延杰看来,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等对生产设施、生产工艺条件进行改造,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研发新产品,是突破塑料产业发展瓶颈的关键所在。
该镇园区骨干企业山东博通塑胶有限公司致力于塑料产业多元化发展与新型包装材料的开发,对传统的塑编工艺进行研发再造,经过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开发、工艺改进,生产出聚乙烯除草布、涂塑复合无纺布、沙滩地垫、车棚布等新型复合材料,极大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
该技术在同类产品中竞争优势明显,现有规模及市场份额居国内前五,同类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以上,同时也获得了1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及产品外观专利。
正是通过这样的引导,刘官庄镇塑料产业正在走上正规化、品牌化之路,以强化技改打造名牌:目前,该镇已有华洋塑料、凯顺轮胎、兴贵塑料、博通塑胶等4家企业积极争创山东名牌、山东著名商标和山东省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在品牌建设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以打造云塑小镇为契机,该镇还规划建设塑料会展馆、塑商会客厅、创智天地、云客家园、智囊馆等“产、学、研”创新发展载体,成功吸引清华大学专家投资300万元注册成立日照智天河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参与智囊馆规划设计。
政策引导:开启环保绿色之路
“保护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只有坚持绿色发展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基于这样的认识,“借力督察”、铁腕治污、淘汰落后产能在刘官庄塑料行业全面推展开来。
该镇建立起“日督查日销号”制度,对前期排查出的“小散乱污”企业,采取“两断三清”措施,从根本上消除散乱污染源;积极落实昼夜值班制度,杜绝关停取缔和未整改的企业私自恢复生产。
除此之外,该镇还主动作为,疏堵结合,支持企业绿色发展。该镇聘请山东绿之缘环境工程设计院对整个吹塑行业研究环保治理方案,研制出了“集气罩收集+预处理+低温等离子+UV光解催化氧化+蜂窝活性炭吸附+15米烟囱”的组合处理工艺;先后两次邀请省环科院专家到镇上进行现场指导,为涉塑企业“把脉”“会诊”;梳理邀请全省范围内有资质的7家环保检测公司,进驻企业帮助进行环保整改。
目前,该镇共有43家涉塑企业整改已全部完成,其中博通塑胶、正佳塑胶、汇和塑业、振民塑料等8家企业已全部完成整改恢复生产,35家涉塑企业正在验收,第三批68家涉塑企业正在完善环评手续,积极进行整改。
在落实《关于推动全县塑料产业转型升级支持企业绿色发展的意见》精神方面,该镇针对企业研发应用新技术、集聚绿色发展、高端品牌建设、内部管理等4个方面,拿出真金白银,进行实实在在的扶持。据了解,单个企业的扶持金额可增加至200万元。
在此基础上,该镇还进一步加大力度,集聚塑料生产企业入园,加快升级,助推新旧动能转换。该镇与市水务集团达成PPP战略合作协议,融资13.2亿元对整个园区的道路进行硬化、绿化、亮化和供水、排水、污水、“三线”下地等配套建设,建设日供水4万方的净水厂和日处理工业废水4万方的污水处理厂各一座。积极探索多方融资渠道,加快建设标准化厂房,引导企业入园抱团发展,迅速将园区做大做强。
“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已成全镇共识。”徐延杰表示,在刘官庄镇,越来越多的塑料企业开始运用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不断创新、追求卓越,“这将为把‘中国塑料产业第一镇\’”打造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塑料产业‘新地标\’提供强大内生动能。”
新闻推荐
本报莒县讯(通讯员丁相婷)近日,民盟日照市莒县支部第五次盟员大会召开。大会听取并审议了民盟莒县支部第四届委员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民盟莒县支部第五届委员会。民盟莒县支部第五届委员会第一次全...
莒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莒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