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江雪 通讯员 有东士朝 凤臣
“感谢政府想的周到,帮助俺把养鸭大棚改建为养蚕棚,停养不减收”。近日来,莒县东莞镇陡沟村养殖户李华生格外高兴。
像李华生一样,该镇后发牛村养鸡户邵明波、杨廷官庄村季家龙、大石河村郝学元等都相继转型,将养鸭棚改成养蚕、蘑菇棚。“我们的利益没有受损,也利于环境的改善,这样的处理方式我们举双手赞成。”
群众赞誉的背后,是莒县环保整治中兼顾民生的民本选择。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中,莒县各有关部门及乡镇在边督边改和自查自纠的过程中,既紧盯问题不放松,又严格落实畜禽养殖布局规划,做好政策宣传引导,坚持分类施治、因户施策,引导养殖户转产转型,全力解决了一批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环境的突出问题,以有力举措增进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莒县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畜禽污染治理办结标准,充分发挥群众在问题整改中的作用,倾力解决好群众身边的环保问题,实现问题整改效益最大化。该县请过去养殖污染转型成功的群众来当“宣讲员”和“观察员”,耐心向群众讲法规、说政策、摆道理,争取群众理解支持。同时,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宣传明白纸、村大喇叭、宣传车、25日“议事学习日”等方式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和环保政策宣传,提高养殖业主环保意识,积极开展畜禽整治和标准化养殖技术指导,引导养殖户发展标准化生态养殖。
莒县还严格落实畜禽养殖布局规划,托清养殖场底子。将全县畜禽养殖功能区划分为禁养区、控养区和适养区三类,进一步明确规定禁养区内严禁新建、改建、扩建各类畜禽养殖场,并对禁养区内养殖户进行依法关闭或搬迁。控养区内控制和逐步削减畜禽养殖总量。适养区内科学合理确定饲养畜禽品种、规模,并推进畜禽养殖“标准化”。同时,建立了县、镇、社区、村、养殖户五级畜禽污染整治责任体系,压实环保整治责任,逐级监管排查,建立了“三区”养殖场和出栏时间台账,托清全县养殖场底子。
坚持问题整改和民生保障相结合,分类施治、因户施策,引导养殖户转产转型。对禁养区养殖户分类施治,避免“一 刀切”,对已关停的,限期将养殖废弃物清理干净。目前在养的,考虑畜禽出售与生长周期,与禁养区养殖户签订《畜禽养殖限期关停、搬迁协议》,明确截止时间,在规定时间内关停、搬迁,并明确责任人靠上帮助研究出售和转型方案。期间,加强污染治理,确保不造成环境污染。对控养区、适养区养殖户,有粪污外排对环境造成影响的实行停养整改,并与养殖户签订《养殖污染防治承诺书》,让养殖户化被动为主动,彻底走出“可搬可不搬、可改可不改”的误区。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黄建玲)9月25日,2017中国体育文化博览会、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国际会展中心落下帷幕,日照市在本届“两博会”上收获颇丰。日照“海滨山岳行”体育休闲旅游线路荣获“2...
莒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莒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