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黄建玲
每年农历八月的莒县陵阳街村,千亩桂花香总能香透每个过路人的心。10月20日,农历九月初一,走进陵阳街村,桂花的余香依然萦绕在空气中,淡淡的,沁人心脾。
就在今年桂花节期间,陵阳街村伴着大巴车的驶入,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首批旅行团,早已做好准备的陵阳街村为游客们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了解新农村建设、赏千亩桂花园、逛陵阳河文化博物馆、体验百余亩葡萄采摘、住农家乐吃农家饭℃℃
为了满足游客的各种旅游需求,陵阳街村正在不断地充实丰富旅游景点,建立完善的配套设施,争取让每一位游客来到陵阳街村便觉得不虚此行。建起桃花园、湿地公园,在湿地公园里搭建儿童乐园、设立垂钓区,满足更多游客的游玩体验。
今天夏天,刚刚通车的桂花园路更是将以上各个景点进行串联,从东边的新农村风貌到西边即将开建的湿地公园,近10个景点,历时2个小时,充实了每位游客的观光游玩行程。
在陵阳街村,整体规划的一幢幢三层小康楼整齐排列,家家户户门口两侧悬挂着红灯笼,很是醒目。这些小康楼除了村民入住以外,还有部分用做了农家乐,满足游客住宿需求。
据莒县文体局驻陵阳街村村干部卢兆村介绍,今年的陵阳街村能够满足每天100余人的入住,可以接待200余人就餐。“来我们村游玩吃住都可以放心,住一晚不到40元,吃个早餐才10元,只要来到这里,村里都会拿出最丰盛的食物以及提供最优良的住宿,保证游客玩得开心。”
除了吃得好,住得好,陵阳街村的陵阳河文化亦是吸引了不少人前来欣赏。据介绍,该村已投资1.13亿元开发建设了占地5.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到5000平方米的“莒县陵阳河滨海文化旅游项目”,公园内立起了2尊文明号角大型主题雕塑,并规划设计千余米的古商业街,年游客接待能力达到20万人次。
来到陵阳街村,不得不提到桂花,这里的古树收藏、盆景工艺、桂花品种定能让人大饱眼福。在桂花盛开的季节,驻足远望,满目金黄,桂花的香味熏到人的骨子里。
“陵阳街村拥有深厚的桂花种植基础,从2013年开始,我们通过举办桂花节来推动桂花产业的兴起。每年的桂花节活动都呈现出规模大、档次高、参观人数多、成交量大等特点。今年桂花节遇上国庆长假,每天接待游客达3万多人次。活动期间交易额达到2700余万元,提升了莒县桂花的知名度,推动了桂花产业的发展。目前莒县桂花已发展到2万余亩,专业桂花园100多个,从业人员2万多人,年交易额过亿元,赏桂花已成为游客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陵阳街村党支部书记马先富表示。
沿着新开通的桂花园路往西走,准备栽种桃树的土地已经做好平整,待桃树种上迎来硕果,此处又是另一番美丽景象。靠着桃园的百余亩葡萄采摘大棚,每年4月份一直持续至10月份,20多个品种满足了广大游客的采摘需求。为了保证葡萄的品质,青岛农业大学每个月都会派人来进行技术指导。
“葡萄大棚都是纯天然无污染的,一点农药都没有,节假日、周末很多父母都会带着孩子来采摘。除了摘葡萄,很多家长还会将韭菜、大姜、芋头等土特产带回家品尝。”卢兆村笑着说,在葡萄大棚西侧就是计划在今年冬天开工建设的湿地公园,等到湿地公园建起来,游客们又多了一个游玩的好去处。
卢兆村说,以后来到陵阳街村,从东向西,伴着桂花之香,依次串起了新农村风貌、桂花节主会场、乡村博物馆、村镇文化设施、葡萄采摘、桃园采摘、千亩桂花园景区、湿地公园,陵阳街村走出了一条旅游发展的新路子,串起了旅游发展的新空间,让“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山东省宜居村庄”等称号叫得更响。
“看着陵阳街村一年年地发生着变化,我们都感到无比自豪,赶上这么好的生活,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今年70岁的李泰祥将日子的舒心用笑容写在了脸上。
新闻推荐
本报莒县讯(通讯员赵月刚)今年以来,洛河镇抓住“清清河流行动”有利时机,把洛河两岸土地流转摆上突出位置,探索符合本地的土地流转举措,通过政策引导、科学规划等方式,加快土地流转步伐,实现洛河两岸生态...
莒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莒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