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县县委宣传部莒国古城专项调研宣传报道组
(上接11月22日B2版)
指挥部的“会战”故事
“在规划设计上,我们尊重专家但不盲从权威,要有自己的思想,并把我们的思想体现在规划里,把古城做成最大的民生工程。”
每次听取完规划团队汇报,指挥部全体成员都会连夜召开分析讨论会,对规划方案逐项推敲论证。
“古城发展是有脉络的,应体现出历史文脉”“莒县最有讲头的历史在春秋,毋忘在莒、莒鲁会盟等故事都发生在春秋时期,应以春秋风格为主”“明清建筑精美华丽、实用美观,古城建筑应该多向明清靠拢”……讨论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讨论热烈时,甚至面红耳赤,讨论会变成了“辩论会”。
“一坐下就是大半天,等站起来腿都已经麻木了”“讨论会、总结会连轴转,有时候连饭都吃不上”“通宵达旦是常态”“每次都有像雪片一样数不清的图纸”……
“说实话,规划的过程是很‘痛苦\’的。”回顾每一个古城规划的过程,古城建设指挥部工作人员梁荣玉用了“痛苦”两个字来形容。
一个镜头可以佐证这一“痛苦”的过程:
那是今年2月21日,初春时节,当天莒县降雪,路面结冰,天气异常寒冷。在听取完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阮仪三团队的汇报后,已是晚上6时多,但对汇报中的有些细节众人仍有疑虑,正一筹莫展。
“台儿庄古城有个这方面的老专家,又有修建台儿庄古城的经验,相信可以为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有人提议。
“联系老专家,他今晚是否有时间。”
在确认老专家在台儿庄后,众人连夜前往。
冒着凛冽的寒风、顶着飘扬的雪花,赶到200公里外的台儿庄时已是深夜。众人的求索精神让老专家颇为感动,连夜就古城规划疑问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解答,一夜未眠。
“古城街巷的宽窄学问大着呢!”当晚老专家倾囊相授,并对其他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
满眼的红血丝挡不住取回“真经”的喜悦。回来的路上,大家尽管很疲惫,但依然劲头十足,兴奋地讨论着。
跨越万里学“真经”
打造一个高水平的古城绝非易事,不仅要有一个好的规划,还要积极“走出去”,借他山之石、悟得失之道、谋后发之策。
古城建设既有成功经验,也有需要汲取的教训。为此,莒县选取了全国9个省、28座有代表性的古城进行调研学习,平遥古城、青州古城、台儿庄古城……都留下了莒县跋涉求索的足迹。
日程表最有说服力:去年8月31日,曲阜古城、台儿庄古城;9月1日,河南商丘古城、清明上河园;9月2日,山西皇城相府、平遥古城;9月3日,即墨古城……学习人员求知若渴、风尘仆仆,而这只是学习行程的一个缩影。
无论是在规划馆、古城街道还是历史街区,每到一地,他们顾不上舟车劳顿,就马不停蹄地投身调研、学习。回到宾馆,来不及休息,连夜召开座谈会、分析会,对一天的所看所感所悟,逐人谈认识、说体会,往往不知不觉中时针已指过零点。
“台儿庄古城三年规划、四年建设,高标准、严要求,匠心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平遥古城的成功有两点,一是借助《又见平遥》一台大戏,丰富古城旅游内涵;二是古城内有适量常住人口,增添古城人气”……
经过一次次规划设计的“淬炼”、挑灯夜战的“争吵”、考察学习的“顿悟”,“以春秋莒国为核心,按照文脉在古城中展示春秋、汉唐、明清等历史文化”的古城规划路径渐渐明晰。
东风吹来早,已绿湖上山。承载着全县百万群众的呼声与期盼,憧憬着古城建设的美好未来,莒城人步履铿锵,激情满怀,一座以民生为本、商贾云集的文化之城、商业之城、旅游之城、活力之城呼之欲出。
(四)关注的力量
写入市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列入省级新旧动能转换项目库,承载着百姓的期盼,召唤着在外莒商“回巢”创业——— 莒国古城,正汇聚着越来越多关注的目光,笃行奋进。
金黄的银杏叶妆扮着莒城,美丽而繁华,时间从未放缓前行的脚步。
莒国古城这本厚重的“史书”,翻开了新的序章。
写入报告的“古城元素”
今年的日照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推进莒国古城、沭东新城建设。将古城作为全市重大项目全力推进。
这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凝聚了市委、市政府的殷殷之望。
2017年9月23日,市委、市政府1100会议室。市委书记刘星泰,市委副书记、市长齐家滨等市领导集体听取莒县古城规划建设情况汇报。
“莒国古城项目根本上就是个民生项目、民生工程,通过建设古城来改善群众的居住条件和营商环境。”刘星泰对古城建设精准定位。
梦想在前,使命召唤。
去年6月15日,刘星泰实地到状元湖现场调研;
去年9月,齐家滨调研古城建设;
今年7月,刘星泰、齐家滨再赴古城现场调研;
……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莒国古城建设,将从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刘星泰始终将古城建设作为念兹在兹的心事。
古城项目不仅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全力支持,也吸引了省委、省政府关注的目光———莒国古城项目被列入省级新旧动能转换项目库。
凝聚着上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合力,莒国古城建设采撷百家精髓,这本“史书”在一遍遍凝炼、一次次升华中,变得愈发厚重。
“莒国古城的旅游定位,应该是一个‘月亮水平\’的定位。”今年2月4日下午,齐家滨在日照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莒县代表团参加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的巧妙点评,引起了代表们的走心“共鸣”。
打造“月亮水平”的旅游项目,莒国古城在建设中将始终坚持保护文化遗产与商业旅游开发并重,以人气旺不旺、经营火不火、群众是否受益,作为检验古城建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殷殷期盼、声声叮咛催生强劲动力,肩负“新使命”,古城建设的步伐愈发铿锵。
民生夙愿迸发“聚能量”
“古城建设,改造棚户。”今年春节,城阳街道居民马振军的大门上贴出这样一副春联。“多少年就盼着有机会改善一下居住条件,借着古城建设,终于圆了自己的‘住楼梦\’,就把这副对联写出来贴在门上,表达一下自己的心情。”
“从小就是听着长辈讲‘毋忘在莒\’‘莒鲁会盟\’这些历史典故长大的,古城建成后让咱们的历史认同感更强了。”公务员杨睛说。
前不久,一张《莒城旧影》的漫画地图突然“引爆”朋友圈,忍俊不禁的卡通画将读者们带回一个充满童趣和记忆的老城区。
“周边的朋友都在谈论古城建设,突发奇想创作出这张漫画地图。我们随后还创作了十几幅想象中的古城漫画。”《莒城旧影》的作者张宁说。
“古城将至,满心期待你的容颜。未来的你,充满活力与辉煌。”在地图上,张宁写下自己对古城的期盼。
如今,谈古城、议古城成了老百姓饭后茶余的“时髦”话题。
从上世纪80年代,就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不断提议建古城。然而时代的局限性,让这个提案沉睡了几十年。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去年,中央棚改政策给莒国古城建设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建设“莒国古城”的方案一经提出,就在3000多人的问卷调查和微信调查中拥有高达97.6%的赞成率。
几代期盼,一朝梦圆。
聆听圆梦的“好声音”:“等古城建成了,来往的游客多了,咱的生意更红火。”“没想到在平房住了一辈子,到老还能圆上‘住楼梦\’!”“让传承莒文化有了最好的载体。”……
百姓的期待凝聚成古城建设的力量源泉。短短三个月时间,古城片区便顺利搬迁。目前,正在进行地下管廊施工建设。
新时代的“凤还巢”
悠悠古城梦,浓浓故乡情。
古城,像是一条长长的线牵动着外地莒城游子的心。
2000多公里外的“春城”昆明,天高云淡,鸟语花香。
王庆明坐在南屏步行街自己特产店的门口,焦灼地拿着手机一遍一遍刷新着莒国古城的微信公众号,关注着莒国古城的最新动态,仿佛听到了家乡的“召唤”。
十年前,他独自背着行囊,漂泊千里,经商创业。十年后,他苦尽甘来,事业有成。
得知古城建设的消息时,王庆明把生意交给妻子打理,收拾行李,踏上了回家的列车,亦如当年离家时的意气风发。
在家乡的十多天里,王庆明多次跑到古城指挥部了解业态准则、招商政策等,心里有底后,他立即报了名:“我想把正宗的云南特产带回老家,在家创业。”
“这次回来就不走了,政策好,人贴心,在家乡创业更踏实。”在济南做食品加工的徐永宏说,故乡情结和古城商机是自己返乡创业的动力。
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子正走在回家的路上,返乡投资创业。
根据特色餐饮为主、精品主题客栈为辅、文化景点和休闲购物为补充的业态布局思路,古城招商组制定出台了古城业态准入目录清单、有关招商政策,发布招募公告,面向全国广泛开展招商活动,同时把招商与规划有机结合,力求达到“业态定制”的效果。
光明的前景,良好的营商环境引起了外地莒商纷纷点赞。招募公告发出后,已经有580多家商户报名,其中返乡莒商达到上百家。
“针对报名商户,我们还要进行筛选,逐步完善政策措施,让这些还‘巢\’的‘凤凰\’在古城拥有良好的成长空间,让他们在这里留得住、站得稳、干得好。”招商组负责人赵西全说。
如今,深藏于莒县人民心中的古城梦,犹如地平线上跳动着的朝阳,喷薄而出。
(五)一位老支书的瞻望
“群众对党委政府越信任,工作就越容易展开。”这是岳家村社区党委书记许传江在多年的公心实践中悟出的一个“理”。
这个道理,成为莒国古城建设顺利推进的生动注脚。坚持群众利益至上,让群众自发成为古城建设的支持者、参与者,并进而成为受益者,这是县委、县政府执政为民的坚定初心。
莒国古城充满无限商机,孕育巨大财富。11月16日,站在莒国古城奠基暨招商发布会现场,许传江又有了新的期待。
“这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宝贵的财富”
“我当支部书记30多年了,也曾听过建古城的提议,但由于各种原因,没能实现。这届县委县政府敢想、敢做,这种超前的胆量和过人的担当,叫人服气!”
一说到古城建设,许传江激动地对记者打开了“话匣子”。
“莒国的历史,一讲一大堆,但是谁真正见过?都是史书上记载的,没有实物依托。每次接待外地客商,谈起莒国历史,他们都很感兴趣,提出要看看,我也只能带他们去博物馆看看文物,去浮来山看看银杏树。”
世世代代的梦想和千载难逢的机遇,迅速碰撞出“火花”。县委、县政府顺势而为,做出了建设古城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战略决策。
“建设古城,那真是不得了,为莒县的发展找准了方向和突破口。”在今年的岳家村社区公心节庆祝大会上,许传江这样说。
一提到古城,很多老党员也格外激动:“我们的莒国古城,哪里是城墙、哪里是宫殿、哪里是庙宇……书上都有记载。几十年前,我和小时候的玩伴还经常爬到城墙上玩呢!”70多岁的老党员王瑞平在大会讨论时激动地比划着。
“说实在的,建古城真是个操心费力的活,既要考虑拆迁、安置,还要考虑规划、设计等,一大摊子事需要解决。”许传江感慨地说,“这么辛苦为的什么?不就是为了让群众过上更好的生活,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笔宝贵财富!”
“只要群众支持,没有干不成的事”
古城建设,涉及岳家村社区三个村430余户村民。
听到要建古城的消息后,有人说:“建古城难,拆迁难上加难。”许传江不服这个理。
“古城建设是最大的民生。只要我们坚持让利于民,不让群众吃亏,就不难。”许传江把每周三的社区例会开在拆迁现场,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月25日,付家洼村召开村民会议,讨论在该村建设如意桃园社区,安置古城拆迁户等事宜。
在村民们的热烈讨论中,82岁的老支书荆法缓缓站了起来:“县里领导作出这个决策,得需要多么大的魄力,咱村出这点地算什么!等古城建好,不光能住上楼,还能跟着一块赚钱致富,这样的事都不支持,还当什么党员!”一席话,说得许传江心里热乎乎的。
第二天,老支书就带头拆除了自家的养殖大棚。
慕家庄村村民慕守信,在古城拆迁前刚盖完崭新的瓦房。他左右为难:拆吧,自己一砖一瓦刚盖好的新屋,心里真是舍不得;不拆,古城建设这么大的好事,不能让我拖了后腿啊!
在难以抉择时,许传江连续三个晚上登门拜访,聊家常讲政策做工作。终于,慕守信一家想明白了:“许书记,我们想通了,听你的没错,古城建好了还是咱们受益啊,明天我就拆!”
“第二天动手拾掇准备拆迁时,慕守信还悄悄地问我,‘许书记,你说我算不算咱村里的钉子户?\’我告诉他,这怎么能叫钉子户,你们不了解政策,是我们工作没到位,错不在你。”
许传江感慨万分:“只要群众支持,没有干不成的事。”
“一定能还历史一个惊喜”
“光规划做了一年半,20次改稿,得下多么细的功夫才能做到这种程度。精打细磨出活络,古城到时候会成为莒县旅游新的‘闪光点\’,旅游做大做强了,其他产业也会跟着红火起来。我相信,我们一定能还历史一个惊喜!”谈及对古城未来的展望,许传江目光炯炯,内心笃定,“为什么在大城市,卖水都能讨生活,就是因为人流大了,做买卖的多了,自然就留住人了。”
坐拥110余万人口,古城绝不会成为“空城”。许传江对此信心满满:建古城的消息刚一传出,就有各行各业的生意人找他咨询。
岳家村人李刚,多年来一直在外地做休闲娱乐项目,现定居浙江的他生意遍及全国10余个城市。听到莒县要建设古城,他第一时间给许传江打电话,打听招商政策、信息,挂了电话就开车奔回莒县,找到古城招商组谈投资意向和细节。
“很多在外莒县人对古城建设特别热心,他们觉得古城建设我有份、我光荣,赚钱是一方面,更多的是对建设古城的骄傲和自豪。”
不止是李刚,还有许多特色餐饮、精致客栈、文化类的经营者,都想在古城开发建设中“分一杯羹”。
“光这个月就有十几个咨询电话,上午还刚陪同经营玉石生意的老板王坤,到古城指挥部和古城拆迁现场了解了一下情况。”11月7日下午,许传江在接待客商的间隙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对莒县进行多次考察后,王坤计划等商业街一建成,就关掉自己在苏州和北京的店面,到古城“大干一场”。
“打造一座独具特色的水系之城、传承历史的文化之城、意境优美的精美之城、业态丰富的活力之城。创造经得起历史、人民群众和实践检验的百年工程!”在莒国古城奠基暨招商发布会上,一席话听得许传江和王坤们热血沸腾,心潮澎湃。
一座历史之城,体现莒县的历史纵深感;一座文化之城,彰显莒县的文化厚重感;一座现代之城,突出面向未来的时尚感;一座休闲之城,营造文化旅游的度假感;一座生活之城,打造商业新消费的乐活感。
那座传承着3000年莒地文明、承载着世世代代莒地人文化灵魂的精神家园,已经开始破茧成长、即将华丽呈现。
新闻推荐
□记者罗从忠报道本报日照讯11月23日上午,日照市红十字会在莒县红十字会会议室为徐浩睿赴济南捐献造血干细胞举行欢送仪式。徐浩睿是莒县仕阳水利管理处职工,2014年5月成为造血干...
莒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莒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