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窦亚昆
2017年已近尾声,一个个宏伟目标,在持续攀升的进程中得以实现,一条条硕果累累的整改革新之路,在攻坚克难中越走越宽广,迎难而上、求新谋变的日照,就这样昂首阔步一路走来。今年以来,直面改革发展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日照以敢啃硬骨头、敢涉险滩的政治勇气,打响了惩贪治腐、正风肃纪、打击逃废、创城攻坚等一场场硬仗,取得了一系列令人振奋不已的新突破。
发展潜力如何最大限度释放?全面深化改革是惟一途径。作为攻坚克难、祛病根、激活力的利器,改革在日照各个领域正掀起一轮又一轮的热潮———市委深改组2017年工作要点确定的243项改革任务目前已完成195项,得到省委深改组充分肯定,日照全面深化改革的经验作为典型在全省推广。“改革”这个关键词,作为日照“1+3+N”工作思路中的“驱动引擎”,更是贯穿了日照查处腐败、化解贸易融资风险、“突破园区 聚力招引”等多项工作的方方面面———
坚决查处日照港系列腐败案件,以雷霆之势、霹雳手段推进惩贪治腐和正风肃纪,让全市的政治生态、社会生态为之一新。在推动日照港铁腕反腐的同时,成立高规格的港口整顿改革领导小组,在日照港召开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港口改革发展工作,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决心和毅力,持续推进港口内部机构、人事、薪酬体制等6项改革,有效激发了港口发展活力。?
打响贸易融资风险决战决胜战役,重塑清朗、健康的金融经济生态。重拳打击逃废银行债务行为,共立案侦查56起,采取强制措施112人,约谈违约企业负责人650人次,督促企业与银行达成还款协议9亿元,挽回经济损失19.85亿元,查封、扣押6户重点风险企业涉案资产资金共计45.78亿元。直面困难、积极作为中,银行对日照市的信心正在全面恢复。
聚焦园区发展的关键瓶颈制约,将今年确定为“基础设施突破年”,创新建立市与园区融资平台“一对一”合作机制,着力破解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难问题。前三季度,全市省级以上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共投入74.8亿元,一批道路、供水、供电、供热、供气、污水处理等项目集中开工建设,园区承载能力明显增强。
分两批下放97项行政审批事项,日照在全省率先实施“35证合一”,承诺办理时限压缩95%,要件容缺率达到53%,审图、评估、施工许可分别压缩到5个、35个、40个工作日以内;莒县、东港区分别被确定为国家级和省级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启动改革村1525个;深入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1536名校长教师参与城乡交流轮岗。
一次次攻坚克难的新突破,使以往的短板不足变成了促发展的新动力;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也带来了一张张闪亮的成绩单:1—10月,日照港累计实现利税11.36亿元,增长43.8%;利润8.5亿元,增长84.3%,预计全年可实现利润10亿元,达到建港以来最好水平;截至9月底,全市贷款余额2256亿元,信贷投放较年初实际增加202亿元,市属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达到2236亿元,实现营业收入230亿元、利润14.8亿元,新增融资251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4亿元。
当前,我们城市的发展正处在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时刻,面对“追赶摘帽”“双增双突破”的目标,迎难而上、开拓进取是日照的坚定选择。攻坚克难中,一个个新的突破,正连缀成奔向城市梦想坚实之路,铺展着港城砥砺奋进的壮阔画卷。
新闻推荐
□栗晟皓王明龙许岩报道本报莒县讯11月20日,记者从莒县法院获悉,截至11月14日,该院已在淘宝网司法拍卖网络平台发布拍卖公告58则,拍卖标的物32件,成交率82.35%,溢价率136.29%。...
莒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莒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