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新闻 五莲新闻 莒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日照市 > 莒县新闻 > 正文

洛河镇打造脱贫“金招牌”

来源:日照日报 2017-11-29 05:33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讯(记者 刘江雪 通讯员 田卓)“没想到桃子这么快就卖完了,得好好感谢一下咱们的小董书记。”11月10日,莒县洛河镇刘家南湖村村民刘发文专门联系记者。他说的“小董书记”,是市教育局派驻刘家南湖村的扶贫“第一书记”董克伟。

刘家南湖村是市级贫困村,全村共445户、1400口人,其中贫困户28户、37口人。全村耕地大约2600余亩,其中岭地2200亩、洼地400亩,由于缺少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缺水等原因,该村庄稼的收成一直不太好。

去年6月,董克伟到洛河镇刘家南湖村任“第一书记”,第一时间请来农业专家对该村土壤进行详细勘测后发现,该村岭地的土壤中富含硒等微量元素,属于沙质土壤,非常适合发展林果业,而且近几年村内也有部分人尝试种植桃树,也有了一定的种植经验,所以决定引导村民发展富硒桃。

为了将该村的“桃产业”打造成“金招牌”,董克伟详细搜集各类种植技术,与镇农技站专业人员一起,教村民学习种植技术,并招引投资10万元建设了村文体大院,方便村民学习交流,同时添置了一批农业、科技等方面的图书。图书的到来大大开阔了村民的眼界,提高了村民的种植技术。

有了技术,水又成了村民犯愁的难题。由于水源的缺乏,遇到干旱,桃树无法灌溉,桃树生长便受到影响。董克伟主动联系洛河镇水利站为刘家南湖村申请水利扶贫项目,通过积极向上争引,为村民争取来了10万元项目资金,在村东岭打了一眼直径3米、深20米的机井,彻底解决了村东岭农田用水问题。

一步一坎走过来,刘家南湖的富硒桃喜获丰收,但是却因为收购商认生、村民不懂营销等一系列原因导致卖不出去,乡亲们一时犯了愁。望着犯愁的村民,董克伟并没有轻易许诺什么,但是却一直在积极联系,他始终坚信:“皇帝的女儿不愁嫁。”自家的桃耐储存、个头大、糖度高,怎么可能卖不出去?于是,微信上、单位里、哪怕是老同学打电话,他都会将村里的富硒桃介绍一番。不久前,他还参加了日照市首届“第一书记”代言“俺村好产品”展销会,不负所望,桃子全部卖光了,全村桃农都露出了高兴的笑容。

桃子盈利了,村里的贫困户又成了董克伟的心头要事。他与刘家南湖村党员干部一起积极谋划,主动出击,在镇党委政府支持下,注册成立了莒县众诚果品种植专业合作社,将10万元财政扶贫资金全部折股量化注入桃树种植项目。

为推进扶贫进程,该村采取了贫困村、贫困户作为股东分享并在一定程度上预支企业发展红利的方法,头三年企业固定支付红利2万元/年,其中的70%作为优先股分配给贫困户,贫困户户均增收500元,人均增收378元。

“下一步,我们还将扩大规模,让更多的贫困户参与进来,同时加快商标注册的步伐,打造农业品牌,让我们的桃成为洛河镇、乃至整个莒县的一张名片!”看着桃农满意的神情,董克伟信心满满。 

新闻推荐

40余名巾帼参加电商创业培训

本报讯11月20日,城阳街道岳家村社区迎来了全县巾帼e创业培训专场培训班毕业典礼。11月3日,莒县妇联、城阳街道妇联携手莒县鸿宇电商培训中心开展全县巾帼e创业培训班---岳家村专场举行开班仪式...

莒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莒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洛河镇打造脱贫“金招牌”)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