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江雪 通讯员 邵春雷王若飞
冬时,于莒县寨里河镇大小村庄漫步,阡陌交通入目皆是干干净净,房前屋后整整齐齐,村里村外井井有条。这其中,一抹鲜亮的“环卫橘红色”成为这幅美丽乡村画卷上的美好点缀,消弭了冬的萧瑟。
“以前村民家弄些垃圾都倒沟里,那个味儿啊。现在村里有了保洁员,村口都有垃圾桶,保洁员天天来回打扫,风雨无阻。”说起村里环境卫生情况的变化,家住龙头沟村的村民于翠花竖起了大拇指。
这是莒县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工程引发变化的缩影。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这其中,就包含着人民对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等日益增长的需求。
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莒县迅速提出了进一步提升城乡环卫一体化水平的要求,在全县所有行政村显要位置和环卫垃圾箱、运输车辆等环卫设施上,喷涂“有垃圾请拨打免费有奖举报电话12319”标语,鼓励群众监督举报,每家每户发放明白纸,以提高群众对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关注度、支持度和参与度。以城乡环卫一体化为重要抓手,持续刷新千年莒城“新颜值”的工作轰轰烈烈地展开。
为持续有效地解决城乡环境卫生问题,将城市环卫工作模式延伸到乡镇(村居),莒县探索建立了市场化运作模式,把乡镇(村居)的环卫保洁、垃圾清运委托保洁公司全面管理,并不断加大对保洁公司的监管、巡查、处罚力度,对各乡镇进行全面督查考核,考核成绩与保洁费用挂钩。
同时,莒县投资2400余万元,新购置环卫车辆31台、大型垃圾箱6个、三立方铁皮箱10个、240L塑料垃圾桶4100个,新建3座三位一体公厕;在九莲固废中心新建飞灰填埋区一座,投资2.85亿元建设莒县光大环保能源发电项目,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这一系列举措,为莒县城乡实现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处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除此之外,该县还完成城区7条主干道垃圾桶优化撤并工作,对560个垃圾桶重新选址摆放,在乡镇建成了日压缩转运生活垃圾30吨的小型垃圾压缩转运站20座,配备了收集车、移动式垃圾箱、塑料垃圾桶等环卫设施,全县1195个村实现环卫一体化设施全覆盖。
当这些“硬杠杠”“实基础”落脚到环卫工人,这种民生情怀便有了更加生动的诠释。
“城区生活垃圾实行巡回清运,达到不堆积、不外溢,重点做好夜间清运,确保每天21时前城区主干道路垃圾随倒随清,作业车辆定人、定时、定区域,打造‘以克论净\’深度保洁样板路。”莒县住建局环卫处副主任朱庆清告诉记者,“这些都离不开我们环卫工人默默的付出”。
当大多数人还在梦乡时,他们已在凌晨的街道上辛勤劳作;冬夜,橘红色的工作服映衬在路灯下,格外温暖。正是这份不忘初心的坚守,让城乡环卫一体化不断向更高端迈进。橘红舞动的莒州大地上,千年古城“新颜值”正在一次次刷新。
新闻推荐
进入四季度以来,工行莒县支行为进一步加快业务发展,实行“厅堂服务+”模式,以营业网点厅堂服务为服务主阵地,强化个人客户维护,带动客户的稳定增加,截至10月末,各项个人金融业务指标均居全市前列...
莒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莒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