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黄建玲 通讯员 张文娟
12月10日,莒县峤山镇古乍石村扶贫车间内到处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工作人员正熟练地分拣加工着蔬菜卷。
为了做大做优石竹茶产业,古乍石村去年开始实行村企合作模式,投资120多万元建成了高标准的扶贫车间,新购置茶叶烘干机、真空包装机、电子分装称等配套设施,主要从事石竹茶、大姜、小米、板栗等农副产品加工。扶贫车间运营一年多来,为带动群众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石竹茶、小米等农产品季节性很强,石竹茶在每年的五、六、七月份忙一季,小米加工包装仅忙一个多月,这就造成扶贫车间“半年闲”,务工群众便没活可干。
为了发挥扶贫车间最大效益,带动更多群众增收,今年10月份,古乍石村通过招商引资,与一家大型食品加工企业合作,在原来扶贫车间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扩建,新上一条蔬菜加工生产线。现在,蔬菜加工生产线用工20余人,人均月收入1500余元,其中贫困人口18人。
据古乍石村“第一书记”钟翠娟介绍,务工人员熟悉操作技能之后,实行传、帮、带,将聘用更多的村民前来务工,届时仅蔬菜加工车间能解决40余人的就业问题。
“车间刚建起来我就过来了,炒茶、包卷都挺熟练,一天能赚个八十块钱左右。扶贫车间建村里,干活顾家两不误。”古乍石村45岁的贫困户王世俊边给菜卷装盘边说。
据了解,古乍石村扶贫车间分为炒茶车间和蔬菜加工车间,在夏秋季节,两个车间同时运营,用人多时达到60余人,村民们实现家门口就业。常年在扶贫车间务工人员,一年收入将达到2万余元。此外,今年扶贫车间拿出1.3万元分红款,覆盖贫困户14户22人,人均增收427元。车间的有效运作,带动村民脱贫致富,成为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的“摇钱树”。
新闻推荐
记住5种调理方 安然过冬不用慌 调理组方中,丹参、山楂、黄芪、葛根、天麻免费送
冬至来临,进入了全年最冷的时候。中老年人身体不适感越来越强烈,血压不稳、头晕心悸、关节僵硬、又咳又喘,还有的人肠胃不适,这很可能是多种疾病发生的前兆。这个时候一定要去医院及时就诊,同时也可利...
莒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莒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