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江雪 通讯员王家宏 陈洪福)12月23日13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在莒县招贤镇党群服务中心响起,正在值班的接话员纪宇顿时紧张起来,她忙接起电话并在来电记录本上记下:招贤二村一排10户突然断电,希望镇政府派人帮忙解决。
5分钟后,这份来电记录传阅单已经交到了正在值班的班子成员马洪涛手中,他当即拿起电话给镇供电所打去:“二村有10户群众断电,请你们立即派人前去检修。”
随后,供电所工作人员来到招贤二村,查明断电是由村民用电不当引起,迅速恢复供电,并向村民讲明了用电注意事项。
当这份传阅单完成交办时,距离电话打进来仅仅过去了35分钟。
不仅是招贤镇,在莒县,有这么一个群众大事小事都习惯打的免费电话———“123”党群服务热线。党的十九大召开以后,围绕落实“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切实提升群众对党委政府的信任感,当好百姓“勤务员”,莒县县委整合组织、信访、综治等多个部门,在全县21个乡镇街道及经济开发区分别开通了尾号为123的党群服务热线。
“123”党群服务热线广泛受理群众的各类咨询、求助、投诉、意见建议等问题,并且有2—3名接话员专门负责接听记录,每天有一名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坐班办理来电事项。
“以前有什么难事,自己得亲自跑到镇上去,有的甚至跑几次都办不利索,很不方便,现在只需打个电话,就会有干部亲自上门处理。”东莞镇门楼村的村民杨洪宝说。
自热线开通以来,全县各乡镇街道共收集群众反映的难题365件,直接由乡镇街道帮助解决347件,化解基层矛盾纠纷76起,收集意见建议245条。
随着热线越来越“热乎”,党群服务热线并没有成为干部们的“包袱”,反而成为了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群众生活的“幸福线”。通过及时反映、及时办理,莒县的干部职工第一时间帮助群众解决难题,化解矛盾纠纷,保证了群众“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社区”,使得各种矛盾纠纷“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其实,真正当好群众的勤务员并不难,要多站在群众的立场去考虑问题,多想一想群众需要什么,我们能够为群众做些什么。如此,党群关系改善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莒县县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滕海青这样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王涛)今年以来,市公路局共承担潍日高速,机场高速及连接线、222省道改建、204国道日照绕城段改建、313省道莒县绕城段改建等6项重点工程项目,涉及里程220余公里,完成投资45.5亿元,是全市公...
莒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莒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