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管玉杰 通讯员 田卓李瑶
“快了快了,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住楼梦\’就要实现了,而且还是兴业集团来给建的多层。”1月21日,正在工地参观的莒县洛河镇商家店子村村民眼看着楼房“长高”,心里乐开了花。原来,商家店子村位于洛河工矿区附近,村内穿行的各类工程车辆较多,造成粉尘多,而且整个村庄位于岭上,村子下面是岩石,自来水无法施工。在这一系列客观条件面前,怎样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成为一道待解的题。
实现整体搬迁,改善居住条件!规划一经入户征求意见,村民的支持率就达到98%。
期待与现实摆在面前:把一个1500多口人的大村搬迁上楼谈何容易。
“村民对搬迁的强烈期待,背后是对美好生活的满满向往。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所以无论怎样困难,都要办!”洛河镇党委书记董瑞鹏告诉记者,为了让群众早一天搬迁上楼,早一天享受更美好的生活,安岭社区的干部风里来雨里去,第一时间完成了前期全部书面材料。
百姓的期盼化成了该镇干部前行的动力:在商家店子村挂职的“第一书记”已经挂职第二届了,他总是放心不下这群老屋中的村民们:“老少爷们一天不搬上楼,我就一天不能走。”该镇分管棚改项目的负责人,为加快项目推进速度,用短短一周时间为这个村子跑完了立项、环评和选址等手续……正是这群基层干部“5+ 2”“白加黑”的齐心努力,实现了“山水洛园”项目当年立项、当年开工、当年完成主体建设。
项目开工当天,商家店子村的全体村民集体来到施工现场,自发燃放了鞭炮,庆祝村里期盼已久的大喜事。
据了解,该项目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方式进行,依托日照沭瑞置业有限公司为运作平台,利用国家开发银行、国家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优惠贷款,在国有划拨土地上实施安置房建设,规划搬迁商家店子、李家官庄两个自然村,安置户数为693户,其中多层620户、老年房73户,并有1栋3层幼儿园楼、1栋3层社区服务中心、1栋2层日间照理中心及道路、绿化、管网等其他配套工程。项目已于2017年8月10日动工,2018年商家店子村民的住楼梦也就能实现了。
该工程坚持高标准规划,既要重“面子”,更要重“里子”,整个区域的建设遵循生态优先原则,融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充分使内外环境交融渗透,以原村庄文化为景观设计主题,利用社区绿化、铺地等多空间系统和步行道路系统,体现本社区的文化特征。
从棚户到楼房,从“忧居”到“宜居”,洛河镇从群众最关心、最急需、最期盼的事情入手,将当前最重要的民生工程———棚户区改造作为增进民生福祉的切入点,着眼发展需要、顺应群众期盼,托起了群众的安居梦,逐步实现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管玉杰通讯员钟德刚马晓丹)为进一步推进网格化管理工作,提高管理的科学化水平,紧跟“互联网+”的时代步伐,莒县碁山镇畜牧兽医站对辖区内防疫员进行“互联网+网格化”培训。本次培训内...
莒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莒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