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栗晟皓
本报通讯员徐峰王崇香
“集体产权股份制改革让村民变成了股东,年前腊月十六,村党支部就把800元分红发到了俺们手上。今年年底我们要搬进5层带电梯的小洋楼了!”莒县城阳街道北关社区北关街村年过半百的村民马振方,逢人就夸股改之后村里的新气象。2013年起,莒县着手开展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制改革试点工作。去年6月6日,莒县被确定为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这让莒县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脚步进一步加快。
北关街村位于莒县城区中心,现有411户1082口人,村集体收入来源主要是沿街楼和院落租赁。去年,北关街按照莒县农业部门统一要求,通过清产核资、人员界定、股权量化等过程,明确了村集体所有资产的数量和价值,确立了村民的股东身份,采取“增人不增股、减人不减股”的股权静态管理模式,对村民的股权进行量化管理,完成了股份制改革。
“村里实行股改我们非常支持,摸清了村里的家底,,村集体的收入和开支全都亮在了明面上,村里的事物都由股东大会决定,村民参与村集体事务管理的积极性更高了。”北关街村民史志东笑着告诉记者。2017年,北关街村集体经济收入由2016年的120万元增长至140万元。
“通过股份制改革,村集体经济的糊涂账彻底厘清了。到年底结算以后,村集体预留下年的常规开支资金,剩余部分按股分配给村民,让他们从股改中得到真正的实惠。不仅有利于村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提升,我们村干部的工作也更好开展了,民心拧成了一股绳。”北关社区党支部书记史志刚说。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盘活了农村的集体资产,让村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同时,也凝聚了人心,促进了基层自治和社会和谐。2月12日,北关社区的辛庄子村村民们纷纷骑着三轮车到村党支部大院中领取新春福利。去年底今年初,该村向每位股东发放分红2300元、发放春节福利花生油10斤、面粉20斤,并向老年人发放补助金4900元。
辛庄子村是莒县股改的“先头村”。2014年,该村完成股份制改革,并于当年向每位股东分红2200元,向老年村民发放补助金1400元,村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壮大。“实行股份制改革以来,集体经济事项都由股东代表会议讨论,村集体所有的厂房院落出租全部公开招租竞标。这3年,村集体年收入由170万元增长到了220万元。”辛庄子村党支部书记张德三介绍。
自股改以来,辛庄子村民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每逢重阳节,向村内老人发放300元与营养品;考上大学本科的学生可获得5000元奖励……随着集体产权股份制改革不断深入,改革的红利还在不断释放。
“通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摸清了村集体家底,明晰了集体资产产权归属,赋予了农民更加充分的集体资产权能,增加了农民福祉,激发了农村发展活力。”莒县农业局副局长何绪成说。
截至春节前,莒县1015个村完成了集体产权股份制改革任务,累计发放分红5100万元,12亿元集体经营性资产和60.64万亩集体资源性资产量化到人、确权到户;964937名村民变为股民,实现了资产变股权,农民变股东。
新闻推荐
“一封家书”唤起海内外日照人游子情 “天南地北日照人”APP预计4月上线
本报讯(记者许静)春节期间,一封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发出的家书,从日照启程,飞赴海内外日照籍游子手中。连日来,收到家书的海内外日照人纷纷表示,来自家乡的问候既有发展硬货,更情真意切,我们愿将思乡之情化...
莒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莒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