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宋庆艳
通讯员 毛允涛)“总算找到了!太感谢了!”3月7日上午,莒县邮政分公司投递局的女子投递班来了一位特殊客户,他手捧失而复得的“洋文凭”信封,对投递员朱桂雪和邮件分拣员王守萍连声致谢。
一封从英国寄来的毕业文凭,为何在邮局滞留了近一个月?事情要从2018年春节前说起,2月11日,莒县邮政分公司投递局收到一封寄自海外的大白信封,封面签条上打印的全是英文,幸好王守萍还有些英语基础,她译出此信是寄往日照莒县某公司张恒加(音),随即登记到投递十二段朱桂雪段中。
朱桂雪拿到这封漂洋过海而来的信件,凭直觉便知此信对于收件人定是有着特殊意义。事不宜迟,她按照信封上的单位名称,开始四处打听,出乎意料的是,该单位已经破产,原有人员分流到不同企业。这可增加了寻找的难度,但朱桂雪毫不气馁,继续奔波于相关单位、收发室,仔细打听,可始终杳无音讯,马上快要过年了,她暗下决心:决不让这封信在局里过年!一定要尽快物归原主!
这天,朱桂雪和王守萍又凑在一起合计。
“这是不是以前出国的老人寄给老家的信?”
“也有可能是出国打工寄回来的信,粗心大意写错了地址或写错了人名。”
“那咱去打听打听哪个村里有出国务工的人员或旅居海外的老人?”
说干就干,虽然临近春节,工作繁忙,但朱桂雪每天完成投递任务后就开始走街串巷,几天过去了,仍然音讯全无,而贴在信封上的转下次投递的批条越来越厚…….
按照惯例,如果找不到收件人,信件将会退到北京,再退回寄信国,但是这样一折腾,这封信很可能就丢在了路途中。朱桂雪和王守萍开始犯难了。
“退容易,万一收件人来找,也就误了事。”
“是呀,我们不应放弃努力,再查查,再找找。”
莒县邮政分公司投递局局长张爱国得知此事后,特意叮嘱:“收件人肯定比咱还着急,只要在莒县,哪怕大海捞针,也要捞出来!”
下班了,朱桂雪又踏上了寻找收件人的征程中,新年将至,万家灯火中,她骑着电动车,穿梭在大街小巷,瘦小的身影依然坚定而执着。
3月7日上午,一位客户来到投递局查询邮件。
“请问您这里有没有一封从英国寄来的信?”
经过一番问询和查证,原来这封信里装着他儿子留学英国的毕业文凭,是从英国一所大学寄来的。信封上面写的是他儿子汉语名字的英语拼音,而原单位的老人们并不知道这个孩子的学名,只记得他的乳名,况且学校写错了其名字中的拼音字节,又漏写了电话联系方式,增加了寻找的难度。
一家人早已急得团团转,数次打电话找学校,找老师,又在网上系统查证,甚至还联系了英国驻华大使馆,所有的信息都显示毕业证寄出来了,但就是一直没有收到。
好事多磨,这封让人望眼欲穿的信件终于失而复得,“真是太感谢你们了!”收件人连声说。
一封漂洋过海的信件,一张“迟到”的洋文凭,经过近一个月的找寻,终于“回家”了。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管玉杰通讯员陈志华王鹏)日前,莒县招贤镇举办了“两代表一委员”调解室专职调解员聘任仪式,招贤镇全体村级主职干部到场参加,调解室成立后,将主要解决党员干部之间及党员干部、群众之间的矛...
莒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莒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