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新闻 五莲新闻 莒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日照市 > 莒县新闻 > 正文

刀刃斩棘带来的“青龙翻身” ——看莒县以审计理念推动“造血”扶贫

来源:日照日报 2018-04-19 02:12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刘江雪通讯员 赵一铭 周瑞琪

漫天的黄土、荒废的耕地、含碱泛黄的井水、贫困户茫然的目光,这是2016年,莒县审计局派驻第一书记董学彬刚到果庄镇青龙裕村时看到的第一眼。

那时候,没有村民相信,两年之后的青龙峪村,会有一条林果水泥路环绕村庄,一排排扶贫温室大棚屹立山头,一项水利工程让村民吃上干净水……“青龙”终于翻身,走上了脱去贫困帽子建设美丽新乡村的康庄大道。

回到起点。初来乍到的董学彬在围着青龙峪村转了一圈之后,原本把所带资金用于购买良种、再重建村里危房、剩下钱作为村集体资金用于低保拨付的想法逐渐消散。怎样让一时解困变为“造血”扶贫?这个问题一直缠绕在他心头。

青龙峪的难在于路:土路崎岖、蜿蜒曲折;青龙峪的苦在于水:缺河缺井、水中含碱。想修路想打井,靠县级拨付的资金远远不够,怎么办?

破题点还是瞄准了他干了20多年的老本行:审计。在这么多年与各个单位打交道的过程中,董学彬清楚地了解到,很多单位都设有各类扶贫资金,经历过多次审计,这些资金的申请、拨付、使用、监管,他十分清楚。也就是说,找准项目和与其对应满足的条件,就能得到这些资金!

经过一次次地实地考察、调研、分析、预判,董学彬以新建农村道路、建设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等各类项目的设立向相关单位进行咨询。凭借着对项目的深入了解和对前景的深刻分析,这些资金主管部门预见了这一笔笔资金所能产生的社会价值。很快,水利、交通……有关水利工程、道路修缮方面的几十万的专项资金及莒县审计局支持修路的资金就拨付到了村里的账户上。

资金到位!路修好了!干净的水通了!青龙裕翻身的新时代就要来了!

已经显现出生机的青龙峪村开始研究发展大棚果蔬种植以带动旅游的发展路径,村民对建设大棚、发展采摘旅游的想法十分向往,但选址一时难倒了大家———当地人都知道,新修的水利工程附近是丘陵地,表面是小石块,向下是大石头,旁边还有一个废弃的烧纸厂,想要把这块地整理出来,就要先把大石块破碎外运,向下将烧纸厂污染的几米深的淤泥挖出,再运来新土填埋。

“不怕!只要有决心,就能有信心。”村里一个年轻党员的一句话,让整个村委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大棚地址就选在了青龙裕村最“硬”的土地上。

审计的“钉钉子精神”再次发挥了作用。董学彬和村民一起,用最原始的小车运石,赤着脚下到淤泥中挖,硬是在初冬的寒风中整出了一片“希望的田野”。

如今,以大棚种植为依托打造的“扶贫产业园”已具雏形。该扶贫产业园以各种帮扶资金作为贫困户股金入股,将全村贫困农户纳为会员贫困户持股分红,并可参与生产环节,同时赚取“薪金”“股金”“租金”,以复合收入实现脱贫,实现“一地生三金”。

同时,葡萄、草莓、西红柿等采摘园的相继落户,使“垂钓游”“采摘游”也在青龙峪村生长了起来,吸引着莒县和沂水县的双向客源,农业休闲产业前景广阔。

有时候,一种理念能够引起一场巨变。对于青龙峪村而言,以审计理念为主导的“把钱把力用在刀刃上”,破开了这个落后村发展的制约瓶颈,“青龙翻身”已蓄势起飞。 

新闻推荐

一对一调查面对面服务

本报讯(记者隋言晨通讯员赵东军)为提升窗口服务水平,探索更符合驾乘人员所需要的服务模式,近日,齐鲁交通发展集团莒县收费站在收费窗口开展驾乘人员满意度调查,“一对一”面对驾乘人员,真心听取社会意...

莒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莒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刀刃斩棘带来的“青龙翻身” ——看莒县以审计理念推动“造血”扶贫)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