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莒县讯(通讯员 刘启芳 吕凤臣)眼下,走进莒县袁公河上游生态治理桑园镇东庄村段现场,只见数十台大型机器正进行紧张作业,开挖河道、培土筑堤……一个个大干快上的劳动场景,随处跃入人们眼帘。
“我们这个工程主要是实施河道疏浚、堤防与道路硬化,并配套建设两岸的生态绿化美化。”莒县桑园镇水利站站长葛均启介绍说,“通过综合治理,与镇内的丽青山、柏庄古村落、莲生湖等乡村旅游景点串联成线,打造成一条亮丽的风景带,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发力生态水利建设、厚植绿色发展底色是莒县开展新一轮林水会战的生动实践之一。作为全市林水会战的“主战场”“主阵地”,今年以来,莒县按照“丰富内涵、提质增效、绿色富民、乡村振兴”的原则,以水利会战、林业会战“双十工程”为抓手,三年规划投资45.9亿元,完成重点水利工程82项,造林15万亩,加快建设天蓝地绿山青水秀美丽莒县。
该县以“丰富内涵、提质增效、绿色富民”为目标,坚持“点、线、面”结合,协调推进镇村兴绿、庭院妆绿、退耕还绿、通道连绿、水系扩绿、湿地添绿、城区增绿、荒山披绿、封山护绿、苗木生绿“十大工程”。
以各乡镇街道、各村居为点,把“镇村兴绿”作为林业会战的重点,以创建森林乡镇、森林村庄为抓手,确保60%以上的乡镇街道驻地森林覆盖率达到30%以上,60%以上的村庄达到绿色村庄标准,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乡镇村居开展“庭院妆绿”工程,加快社区、村居的院落立体绿化,在点上求突破。以道路沿线和水系沿线为重点,以环青峰岭水库生态绿化和道路沿线绿化提升“两大示范工程”为龙头,“双线”作战、同步推进,在线上抓推进。城区绿化增绿量、提档次,山区绿化消除荒山、修复矿坑,扩大城区绿化和山区绿化覆盖面积,在面上抓提升。
“现在河水变清了,小鱼也多了,环境是越来越好了!”带给莒县阎庄镇渚汀村村民魏代乾如此感受的,正是莒县实施水利会战带来的显著变化。该县坚持全流域生态治理,对25条10公里以上、31条5公里以上河流进行综合治理,实现了从“大动脉”到“毛细血管”的全覆盖。
今年,莒县还将继续聚焦民生、生态和资源,扎实推进农村饮用水提质改造、村庄汪塘恢复整治、村庄门前河清洁、水源新建、重点河道治理、农田节水、水库除险加固、水土保持、水利扶贫、长效管护“十大工程”。
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抓好农村饮用水安全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提升民生水利普惠程度。强化水利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资源管理,提高水资源综合保障能力。同时,该县还将抓好河道、水渠综合治理,提升生态效益,继续推进“清清河流”行动,三年投资9.7亿元,治理河道203公里,实施沭河、潍河、袁公河等25条河道治理;结合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开展村庄汪塘和门前河整治行动,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乡村水生态环境。
新闻推荐
“硬基础+软自塑”深植根基谋升级 ——新旧动能转换看莒县·园区带动篇之一
本报记者刘江雪通讯员刘跃达紧紧抓住新旧动能转换这个“牛鼻子”,不仅是山东走在前列、建设强省的关键一招,也为正在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莒县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和深刻的发展命题。...
莒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莒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