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记者 刘平成 通讯员 苑光乾
“大家上午好。我是解家河村党支部书记解则江……”3月18日上午,莒县库山乡第一期“公心讲堂”之“支书说事”在广场会议室开讲。老解讲了1个小时,到会的全体机关干部、乡直部门负责人和第一书记及全体村主职干部,聚精会神专心听了60分钟,大家称赞这样的会议“提神”“解渴”“管用”。
为深入推进“解放思想落实年”“项目推进落实年”“双落实”活动,库山乡确定利用周一例会,以典型示范村负责人为主讲人,举办“公心讲堂·支书说事”大会,用身边最接地气的先进实例,撬开全乡思想解放的大门,引导党员干部用一颗“公心”铸就干事创业的凝聚力、号召力、向心力。紧紧围绕“创新”“落实”主旋律,在全乡掀起新一轮解放思想热潮,推动库山在新时代征程中实现新跨越。
首讲支书是解家河村解则江。昔日的解家河,山岭薄地多,干旱贫瘠,舟车难通,长期在外务工人员多,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是一个典型的省级贫困村。在解则江同志的公心精神引领感召下,全村党员干部积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引领群众攻坚克难,创新发展思路,引入工商资本下乡,发展现代农业,第一个开发林下经济成立“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第一个建成省级“宜居村庄”、第一个设立“亲情宝”孝心基金并推广全乡、第一个建成老年集中供养中心,逐渐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打基础,拉框架。抓党建,促发展。解家河干部群众积极进取,集中精力,大力弘扬公心、决心、齐心“三心”精神,夯实村党组织基础建设,为实现“倍增”提供坚实政治保障。结合农旅融合发展四季采摘园,完成土地流转后村集体增加荒山1400亩,按每亩300元计算,每年集体增收42万元,村民既有固定的流转土地收入,还有自己务工“工资”性收入,村民收入比流转前有了大幅度增长,进一步拓宽了乡村发展路径,拉长了致富链条,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解家河”样本。
新闻推荐
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当天,莒县举办“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主题宣传活动,践行“信用让消费更放心”主题。活...
莒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莒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