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杨军在市十一届九次全委会上指出,要加快民生保障体系建设,将转方式调结构的成果体现在增加财政收入、居民收入、社会财富上,体现在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上,让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为此,本报自今日起推出一组系列报道,反映日照市在关注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方面的经验和做法。
本报讯(记者 李敏 通讯员 王蓉平丁强)“前两年开发区给俺办了新农保,俺老两口每月能拿260元养老金,去年又给办了国家新农保,每人加了55块钱,两样保险合起来俺家一个月能领370块钱,年年还增加,3年下来已经领了一万多块的养老金。”近日记者到日照经济开发区奎山街道采访时,朱家村的朱春伊老人难掩喜悦之情。像朱春伊一样,开发区有2.4万农民因为养老有了“双保险”而解了后顾之忧。
朱春伊们也曾愁过。随着开发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由农民变为市民,为项目建设腾出了土地,可今后的生活怎么办?
民生大如天。开发区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落实民生保障的各项政策,推动和谐社会共建共享。为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利益,让群众生活有保障,开发区党工委、管委率先探索建立了老农保、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和开发区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有机结合的“三位一体”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模式。
2007年7月,开发区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在奎山街道朱家村试点,为全市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破了题。2008年初,又扩大范围,将部分被征地和未失地农民也纳入农保范围,老农保、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区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三位一体”的农村养老保险新模式逐步成型。目前共有51个村居,2.4万名符合参保条件的农民参保;6683名60周岁以上符合条件的参保农民已按月领取养老金,全部实现社会化发放。
去年9月,国家新农保开始在全国试点,开发区又成功争取到国家试点,按国家新农保标准,年满60周岁的老人每人每月可领取55元养老金。目前,开发区国家试点新农保已实现村居全覆盖,参保人数达4.8万人,参保率达95%以上;1.2万名60周岁以上符合条件的参保农民已全部按月领取养老金。
全国试点新农保实施后,开发区原“三位一体”新农保业务整体转入全国试点新农保办理,领取待遇累加,原缴费本息全部转入全国试点新型农保个人账户。
国家级新农保、区级新农保,这两项保险为开发区2.4万农民养老上了“双保险”,参保被征地农民人均月领取养老金平均达195元,并随着各级注入资金的增加和参保者年龄增长逐步提高,农民实现老有所养的梦想有了制度保障。
“当了一辈子农民,老了还领上‘退休金\’,儿女负担轻了,当老的也心安。”老党员郭建启的话发自肺腑。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 范志强)“八一”建军节前夕,工行日照开发区支行组织复退转业军人,回忆当年军营生活,再现军队优良作风,进一步激发军人们爱党、爱国的热情,以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干一行、爱一行,为工...
日照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日照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