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新闻 五莲新闻 莒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日照市 > 日照新闻 > 正文

日照街道特色农业引领富民强村路

来源:日照日报 2010-08-23 02:14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东港讯(通讯员 赵欢庆 马兰)“我们采用生态环保养猪技术,通过生物乳酸菌发酵技术分解猪粪便,解决了粪便处理和恶臭难题,改善了猪场本身的环境,饲养周期缩短,与传统养猪方式相比,利用‘生态养猪\’技术每出栏千头猪可增加效益15万元左右”。日照街道前十里铺村党支部书记林刚祥介绍。

近年来,该街道在做大做强城市经济的同时,围绕服务城市做文章,充分发挥独特的城郊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城郊特色农业,引导农业向规模化、科技化、生态化方向发展,推动了农业提效、农民增收,为城区经济实现快速、优质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持。

基地建设助推规模膨胀。“羊群走路靠头羊”。通过建设各类养殖基地、兴建养殖小区、培育养殖大户,推动养殖业大发展;通过发挥专业大户“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辐射带动效应,逐步提高了养殖业的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水平。前十里铺村地处城郊结合部,该村充分发挥路域和土地资源优势,通过实施土地流转,建设大型生态养殖基地。该基地规划建设生猪养殖、奶牛养殖两大功能区,实行“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安置养殖户250户,户均收入可达8万余元。目前,该街道像前十里铺村这样建设农业生产基地的村还有很多,山庄村的无公害蔬菜基地、专业养殖基地,山前食用菌基地。各类基地建设已成为该街道膨胀特色农业规模、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增强农业抗御风险能力、拉动农民增收的有力手段。

科技应用拉动效益提升。日照街道小古城村是一个纯农业村,以往农户只管在家里埋头种地,而对外界的信息了解甚少。为增加村民收入,村里出台政策,鼓励发展蔬菜大棚。但由于村民对管理蔬菜大棚缺乏必要的技术和种植经验,导致产量和质量达不到预期目标。通过强化技术培训学习,引进蔬菜生产先进技术,鼓励引导村民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目前,全村蔬菜大棚已发展到60多个,每个大棚平均年收入2万余元。在发展蔬菜生产的同时,村里积极引进新技术,规划建设了养殖小区,建设了沼气池,积极推广生态链种养模式,提高了综合效益。目前已有50余户村民进入养殖小区发展,安置剩余劳动力100余人,村民收入不断提高。

资金扶持特色农业发展。该街道积极探索多渠道投融资机制,大力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农业新技术应用推广,农业生产能力和综合效益大幅度提高。在特色农业发展上,该街道因地制宜,紧抓蔬菜、茶叶、花卉、特色养殖“四大产业”不放松,抓好农业龙头项目建设。在积极争引上级部门扶持资金的同时,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注入企业,加快蔬菜等各类专业市场和肉奶制品、茶叶加工等企业建设,先后引进金阳农贸中心、日照农副产品集贸市场、清和花卉交易中心等多家农业龙头企业。目前,全街道发展蔬菜6000余亩、花卉4500亩、茶叶4500亩,已发展金阳农贸、日康乳品等各类农副产品流通、加工企业40余家,带动基地2.8万亩,农民1.2万户,逐步构筑起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一体化格局,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 

新闻推荐

关于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车存福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企业经营哲学,是指导企业生产与经营活动的一种思想观念和行动准则。在当今产品更新换代步伐加快,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背景下,企业竞争的成...

日照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日照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日照街道特色农业引领富民强村路)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