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A1版)
印象:优美宜居势头强劲
人物:天水日报社社长 王小熊
日照优美宜居的环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刚下高速路口,满眼的绿色就让人心情舒爽。
日照港从1982年建港以来,短短28年间,年吞吐量已经迈过1亿吨、奔向“双亿”,日照港的发展,可说是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以港立市、旅游兴市,日照的发展思路紧密联系日照实际,虽然目前城市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但起点高、发展快,日照一定能成为沿海城市明星中的明星。
日照还需要加强对陇海线的利用。如果日照能够成为陇海线的起点,或者直接与陇海线相通,那么港口的吞吐量就可以更加直接、便利地服务沿线城市,加强城市之间的经济乃至社会交流。
印象:水运之都情醉大海人物:张掖日报社副社长 杨贵彪
日照自然环境优势明显,美丽的大海,美丽的日照,作为“水上运动之都”,年轻的日照让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
日照发展的起点非常高,基础设施非常完善,城市规划也非常大气!日照虽然是一座年轻的城市,但创新意识强,以后必定会有大的发展。但需要加强对城市的宣传推介,并充分挖掘城市历史文化,提升城市的品质。
日照日报社的“记者万里走陆桥”活动,是媒体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日照为沿陆桥各城市、各党报搭建了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如今,党报的发展面临巨大压力,更需要加强合作、共谋发展。此外,举办这样的活动,更能彰显城市品位,丰富城市内涵。
印象:一尘不染清澈自然人物:酒泉日报社副总编 杨安韬
日照的城市环境非常好,干净得一尘不染,无论是空气还是大海,都非常清澈。日照市领导的决策有大气魄,在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市民生活质量方面思远行坚,这对一个旅游城市来说非常重要。从发展来看,日照蕴藏着巨大的潜能。
日照日报社的“记者万里走陆桥”策划,在地市报中是大文章大手笔,宣传推介了日照,学习借鉴了其他城市的好经验好做法,也团结了一大批媒体,为沿陆桥各城市、地市报之间的合作交流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陈蕾 通讯员 范伟)8月20日,记者从市质监站获悉,按照全省总体部署,从今年开始,日照市将利用3年时间对当前影响住宅工程主要使用功能的渗漏、裂缝、电气、水暖四大类十二项突出工程质量通病...
日照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日照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