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众平
(一)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势在必行
“十九世纪是武力征服世界的世纪,二十世纪是经济改变世界的世纪,二十一世纪是文化影响世界的世纪。”韩国文化部长此语一出,令世人肃然起敬。
文化不仅是精神力量,也是生产力。在全球化时代,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
当今时代,文化产业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对接,派生出一系列新生的文化业态,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较强的创新应变能力,使文化产业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异军突起、逆势而上,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保增长”中,文化产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文化产业节能、低耗、高效,它能以最少的物质消耗,创造最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制作一部电影如《阿凡达》,资源消耗极其有限,但却能收获几十亿美元的票房收入。因此,发展文化产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支点。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急剧增长。只有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也是惠民生的现实需要。
加快发展日照文化产业,不仅是打造滨海文化名城、加快建设海洋特色新兴城市的题中之义,而且是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的战略选择。
(二)文化产业发展正面临新的机遇
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为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带来了新的机遇。
去年7月国务院通过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第一次将文化产业提高到经济发展战略层面,纳入国家产业规划体系,充分说明国家对文化产业高度重视,也引起社会各界对文化产业的极大关注,社会投资进一步活跃。
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文化建设,近年来,国家财政对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投入大幅度增加。“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正全面展开,国家对文化产业的税收、金融等政策支持力度有望进一步加强。
世界对中国的注意力与文化兴趣日益增加,国际文化市场空间快速扩张。随着我国人民文化消费水平提升,国内生活性文化消费市场还有巨大空间,尤其是农村居民文化消费潜力巨大,农村文化市场有待深入开发。
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或萧条时期,往往正是文化特别是文化产业得以发展与繁荣的机遇期。因为这一时期人们的物质消费会抑制,而精神消费会膨胀——— 人们需要通过娱乐来缓解精神压力,通过对现实的反思来调整心态,通过文化艺术对未来的描述来增加希望。美国文化产业就是在一次次的经济危机中愈挫愈勇,最终做大做强。
(三)日照市发展文化产业,有着独特的资源和条件
日照文化底蕴深厚,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 以东夷文化、龙山文化、莒文化为代表的古文化源远流长;名人辈出,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交相辉映;黑陶和农民画享誉中外,以渔文化、茶文化为代表的民俗文化特色鲜明……
大学科技园的创建和快速发展,对文化产业带动作用越来越明显。大学既是文化产业的人才库、孵化器和动力源,又是文化产业的重要消费市场,其浓厚的文化氛围,又能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优良的环境。
日照市“蓝天、碧海、金沙滩”的生态环境优势,极具吸引力。各种体育赛事、尤其是中国水上运动会的举办,使日照迅速向集水上运动、体育科研、休闲娱乐、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国际水上运动之都”迈进,知名度越来越高。这些,为我们吸引文化产业人才和建立文化产业基地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虽然日照市文化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但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产业规模小、层次低,这与日照市的资源优势不相适应,与科学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必须积极发挥后发优势,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发展。
(四)体制改革,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之源
哪里有改革,哪里就有发展的新局面。这是多年来我国文化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也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历程的概括把握。
近日召开的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强调当前文化体制改革正处于全面推开、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必须以更加扎实、更加有力的措施,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7月26日,省委、省政府专门召开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振兴大会,对此作重要部署。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已是箭在弦上。
作为经济体制改革之后又一次涉及全局的深刻变革,文化体制改革事关重大。我们一定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进改革,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文化产业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文化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从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实际需要出发,以推进改革的举措解决发展中面临的障碍和问题,根据日照市的实际情况制订改革方案,并及时进行相关配套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的措施才能得到落实。
(五)积极创新,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灵魂
文化产业是一种创意而为的产业,创新是其发展的灵魂。
当前在全球兴起的文化创意产业,把人的想像力与工业设计等传统业态、数字传播等高新科技、网游动漫等时尚娱乐融为一体,既提升了传统产业,又催生了一批新兴文化业态。要想推动文化产业的跨越发展,必须注重文化业态的创新。“今天企业间的竞争已经不是产品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文化产业尤其如此———《杜拉拉升职记》之所以能由一本图书衍生出众多的文化产品,产生如此大的商业价值,是缘于其创造了一种由图书作起点、建立跨越多种媒体的文化产业链的新模式。加快文化产业发展,需要模式的创新。
科技创新对于文化产业,无论是从短期的快速发展还是长期的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支撑作用。运用高科技手段改造与提升传统文化产业,开发新兴文化产业,不断提高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过去、将来都是推进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的重要途径。
文化创意的主体,是富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创新、文化想像力和创造力的卓越人群。日照市文化产业人才不仅总量偏少,而且整体素质不高,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必须把培养引进文化产业人才作为发展日照文化产业的重要任务,尽快打造一流的文化产业人才群体。
(六)文化产业加快发展,需要政府大力扶持
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需要政府的扶持才能够充分实现。通过及时的扶持和恰当的文化产业政策来推动这一战略性产业的快速发展,已是许多发达国家的共同经验。如英国政府对文化创意产业、韩国政府对游戏产业的支持,其力度之大在世界各国都是罕见。
基于对文化经济作用的深刻理解和预期厚望,国内各省市自治区纷纷对文化产业给予明确的支柱产业定位,迅速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和规划,给予重要的政策支持和工作推动。省委、省政府近期也专门制定了《关于促进文化产业振兴的意见》和4个配套文件,以加快推动全省文化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
在抓好国家和省委、省政府有关政策落实的同时,我们应加快制定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壮大日照文化产业实力和竞争力。
重点推进文化产业基地和园区建设,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促进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分工。重点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打造具有创新活力的文化产业发展生力军。重点打造出一批在国内有影响力的、富有日照特色的文化产业品牌,把日照市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七)“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作为一种有利于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作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朝阳产业”,文化产业发展的春天已经来临。
风正潮平,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须策马加鞭。我们要像重视经济体制改革一样重视文化体制改革,像重视工业农业一样重视文化产业发展,从而牢牢把握文化发展主动权,不断解放和发展日照文化生产力。
机会不等人,时间不等人;不发展不行,发展慢了也不行。文化产业发展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只有乘风破浪,奋起直追,才能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全市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加快向滨海文化名城迈进。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张源)今年以来,岚山区虎山镇上下同心争项目,不遗余力跑项目,呈现出重点项目开工多、在建项目竣工多、招引项目质量高、园区产业填充快的良好发展势头。现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72亿元,增速...
日照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日照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