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新闻 五莲新闻 莒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日照市 > 日照新闻 > 正文

清代翰林——— 蔡曾源

来源:日照日报 2010-08-14 21:10   https://www.yybnet.net/

蔡曾源(1854~1918年),原名蓬海,字仙峰,又字撰辰,今日照市东港区日照街道十里铺人。生于1854年(清咸丰四年),卒于1918年(民国七年),享年65岁。

蔡曾源年少时,家境贫寒,无力支持读书,他勉强依靠伯父就读私塾。12岁时,因伯父不能胜教而失学,邻居李某爱怜他,让他到李家家塾读书,并且不收他的教师束修。蔡曾源家中午常常不动烟火,因此中午不回家,总是藏身于李家马棚中,等同学饭后到塾,才忍饿到塾坚持学习。日子一久,老师知道后,便向东家说情,得到李某和本族人的帮助,始能一日三餐。16岁时,他考取县试第一名,以后连续几次都是第一名。20岁时,考取廪生,从此任塾师,日教夜读,发愤努力,以迎科举考试。1882年,考取举人;1883年考取教习,补右翼宗学汉教习;1890年考取二甲进士,后定为翰林院庶吉士;1892年散馆一等,授职编修,历任国史馆协修纂修官、会典馆纂修兼详校官;1898年为御史;1900年补浙江道监察御史;1904年补掌福建道监察御史;1905年转掌云南道监察御史京察一等;1907年赴任福建建宁府知府。朝廷诰授蔡曾源为中议大夫,诰赠其祖父蔡坪为中议大夫,诰封其父蔡锦城为中宪大夫又晋封为中议大夫。

蔡曾源生活的时代,正是国家多难之秋,1890年他踏入仕途之际,正是列强进一步猖狂地侵略中国的时期,他既痛恨外国侵略者对中国的百般欺凌和强取豪夺,又痛恨清王朝的腐败无能和百般屈膝,常与侄子蔡寿山叙谈亡国之忧和强国之策。1895年,康有为在北京创办《中外纪闻》,梁启超主编《时务报》,宣传维新,蔡曾源对这些思想非常赞成。

1897年,德国侵占胶州湾,主张变法的人纷纷组织学会,北京有“闽学会”、“陕学会”、“蜀学会”、“粤学会”,湖南省有“南学会”。接着,康有为组织“保国会”,提出“救亡图存,保国保种”的主张,各省、府、县设立了分会。蔡曾源深受影响,同乡丁惟鲁(与谭嗣同一起公车上书者)到他公馆会面时,二人很知己地密谈维新变法等一系列强国之策,并以任御史职之便,将清王朝的内情秘密告知变法者,有力地支持了戊戌变法运动。

蔡曾源为官两袖清风,而且非常关心民生。在任福建建宁府知府时,指令所属知县治山治水,发展农林。他虽为官多年,年老辞官回家时,家中仍是茅屋数间,薄田数亩,百姓称之“清官”。 

新闻推荐

日照银海绿茶旅游节开幕

本报讯(记者 孟凡虎)8月15日,由市旅游局、市文广新局主办的2010日照银海绿茶旅游节开幕,市政协副主席董全宏及来自国内的部分知名书画家、茶商、茶用品供应商、旅行商和部分日照旅行社负责人参加了开...

日照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日照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清代翰林——— 蔡曾源)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