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韩振 乔蕾 李新 宋天下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是山东省委高校工委确立的山东省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基地,学院秉承“理论与实践并重,技术与人文融通”的办学理念,把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教学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来抓,有效解决了高职教育“重技术、轻人文”的问题和软硬件方面制约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瓶颈问题,人文素质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学院校园文化建设打造了一批经典品牌,日初文化墙是其中的代表之作。经过三年的教育实践,日初文化墙已成为学院人文素质教育新阵地、校园文化建设新载体、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
日初文化墙设计理念
日照因“日出初光先照”而得名,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是日照市第一所大学,也是山东省第一所高职院校,“初光先照”暗含永远抢占先机之意,因此,学院主广场取名“日初广场”。文化墙坐落在日初广场中央,故取名“日初文化墙”。日初文化墙是校园文化标志性建筑,承载古今中外优秀文化,以弘扬大学精神,融合职教理念,开辟第二课堂,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发挥了教育功能整合效应,提升了整体教育水平。
日初文化墙在设计建设中站在艺术审美的角度,吸取优秀文化精髓,融入科学的办学理念和“追求卓越”的学院精神,彰显人文关怀,体现时代特征;在教育实施中切合学生实际,深入开发文化墙丰厚的教育资源,重在发挥其教育功能。日初广场位于学院南北干道立德路、乐学路、慎思路和东西干道至中、至爱路的交汇处,居于学院中心位置,日初广场作为“面”的表现形态,大气磅礴;日初文化墙作为“点”的表现形态,气势恢宏。日初文化墙投资500余万元,取材汉白玉及各种大理石,采用浮雕及镌刻的形式制作完成,圆形结构,中轴线对称布局,周长144米,高2米,与日初广场及周边融为一体,交相辉映,体现出错落有致的景观空间形态。日初文化墙内环面积1824平米,将水系作为主导因素合理布局,因地造景。中心建造太阳形状的中央喷泉,铺装以曲线形条形地板砖,好似海上波浪,喷泉开放时又像太阳光芒四射。日初文化墙因之赋予水的灵性,为学生活动提供便利,营造了充满人性色彩的校园景观。
日初文化墙主要内容包括前言、后记和八个主题板块。八个主题板块分别为修身·立德、读书·勤学、励志·奋斗、探索·创新、责任·事业、友谊·合作、爱国·报国和汲取·提升,每个主题精选名言警句和经典故事,以求图文并茂地展示古今中外优秀文化,同时体现职业特色,旨在帮助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日初文化墙教育功能
日初文化墙是学院一道亮丽的风景,每天都有学子驻足体味感悟深思,流连忘返。日初文化墙教育功能的显现主要分四个阶段,循序渐进,逐步升华,不断与学生心灵碰撞,从而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品读”日初文化墙,吸取精神文化养料
日初文化墙是一座资源丰富的精神宝库,其中大量的文字内容蕴含古今中外文化精髓,句法工整,韵味深长,“品读”是开发利用这座宝库的第一阶段。学院将“品读”日初文化墙列为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学生品读文化墙上镌刻的经典文化,与哲人对话,接受经典文化的洗礼。
日初文化墙将“修身·立德”列为开篇板块。在“修身·立德”板块中摘录《论语》、《周易》、《道德经》、《孟子》、《礼记》中的经典语句,镌刻“虞舜孝行感天”、“曾子杀彘”、“程门立雪”、“水滴石穿”等经典故事,以此作为开启“修身·立德”之门的钥匙,让学生在品读之中学到修身立德要义,引导学生做人处事的道理。
新生入学后参观文化墙不仅感受了学院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而且开阔视野,在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这是日初文化墙发挥教育功能的感性认识阶段。
(二)“感悟”日初文化墙,提升学生人文素质
日初文化墙承载的文化内容需要不断学习深思才能领悟到其中的真谛。学生在课间及闲暇时间自觉聚集到文化墙周围,各院部在这里开展学习文化墙“每周心得”活动,深入思考八个板块蕴含的人生智慧与哲理,越体味越深刻,学生从“认知”到“认同”,将文化墙的内容作为行为准则,指导学习生活,从“知”到“行”。
读书是“认知世界”的重要方式,也是在校大学生的首要任务,读书·勤学篇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创业成才。大学阶段要为步入社会做必要的知识和能力积累,要厚积而薄发,就必须有积极的学习态度。本篇将《荀子·劝学》全篇摘录,对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加以阐释,其中“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等经典名句时时鞭策学生发奋学习,追求进步。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励志·奋斗篇引导学生磨练意志、激发斗志,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荀子、苏轼、颜真卿、韩愈、蒲松龄、郑板桥、鲁迅等名家用智慧的语言激励后人要拼搏进取,卧薪尝胆、精卫填海、闻鸡起舞、水滴石穿等故事跃然壁上,锲而不舍、坚忍不拔的精神贯穿始终,给人以激励和鞭策。
古往今来,成功者的创业足迹,无不印证着一个朴素的道理:有拼搏进取就有胜利,有探索创新就有成功。探索·创新篇中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告诉学生追求真理的道路是漫长的,只有不断求索,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名誉院长丁肇中以亲身经历诠释和践行“有兴趣就专心去做”;爱迪生的“发明蓄电池的过程中,在别人看来我失败了一万次,而在我看来却是发现了一万种不可行的方法”,激励学生以乐观主义精神面对挫折。
日初文化墙对学生的思想塑造及行为养成带来积极影响,从而发挥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激发学生努力勤学、奋发向上,创新探索、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是文化墙发挥教育功能的理性认识阶段。
(三)“融入”日初文化墙,高品位校园文化活动伴随学生健康成长
文化墙作为校园文化的物质文化形态造型优美,承载的精神文化博大精深。学院在对静态文化开展学习领悟的基础上,重点依托文化墙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做活学院行为文化。将八个板块分为八个主题开展主题教育活动,重大节日集会集中在这里举行,学生主题班会在这里召开,“日初文化墙”论坛及各种辩论会在这里开展,周六“英语角”设在这里,各种职业技能大赛在这里举办,日初文化墙成为学院校园文化活动聚集地,发挥了巨大的教育效应。
校园文化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责任事业篇从“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陈蕃到“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岳飞,从“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顾炎武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从“两弹元勋”邓稼先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激励学生树立责任意识,铸就辉煌的人生。
友谊·合作篇引导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和学习生活中提高沟通能力、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增进友谊。本篇集中选辑最能展现友谊与合作的名言警句和流传千古的经典故事,让学生从中汲取精髓,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与影响。“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和“同声自相应,同心自相知”虽是古人对待友谊的态度和心得,在今天却依然有借鉴意义。“高山流水遇知音”,令人动容的古老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友谊是彼此欣赏和理解。
文化墙丰富的承载内容,一方面使之成为人文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学生通过参观学习而得到启发,潜移默化地受到优秀文化熏陶,从而内化成为高尚的人文品质;另一方面,宽敞的场地也为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系列人文活动提供了便利,发挥了人文素质教育新阵地的作用。
(四)“重温”日初文化墙,终生受用的精神财富丰沛学生的人生
“日初文化墙”不仅与学生的学习生活融在一起,成为学生成长进步的见证,而且是学生的心灵港湾。每年毕业时刻,一群群意气风发的学生来到这里留影,日初文化墙成为学生毕业留影的首选之地,他们要留住的是一段美好的校园生活经历,是一串成长的光辉足迹。而当毕业学生回母校聚会时,这里又成为必到之处,学生聚集在一起,追忆同学少年,共叙同学情谊。
学生走上社会要树立远大理想,爱国·报国篇激励学生将个人前途和国家利益结合起来。本篇中“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是周恩来为寻求革命真理写下的气壮山河的光辉诗篇。陆游“家祭无忘告乃翁”岳飞“精忠报国”,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体现出他们一腔热血的爱国情怀。在和平年代,仍然需要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审美能力是职业生涯的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汲取·提升篇精选艺术名言和经典名作,渗透着丰赡的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精髓,引领学生以轻松的方式步入艺术殿堂,在获得艺术美感的同时,受到感染和熏陶,精神得以升华。日初文化墙还加入了日照传统文化要素,让学生更多了解地方文化资源,感受地方文化的魅力。
日初文化墙“无声胜有声”,以她深厚的内涵和温暖的臂膀迎来送往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赋予学生终身受用的精神财富,教育学生成为一名优秀的公民,帮助学生成就职业生涯,丰沛学生人生旅程。
日初文化墙教育成效
日初文化墙博大深邃的承载内容和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显现出教育功能的整合效应。文化墙建成以后,学院重点在挖掘利用文化墙的教育功能上做文章,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取得新成效,收获颇丰。
(一)校园文化研究硕果累累
学院以日初文化墙建设和开发利用为契机,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研究工作。2008年出版发行理论专著《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获山东省高等学校学生教育与管理优秀著作一等奖;2009年在山东省委高校工委组织开展的全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活动中,学院报送的七项成果,六项获奖,囊括了四个评奖类别中的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一项、日初文化墙获优秀校园文化景观奖。申报成果《建设日初文化墙 打造人文素质教育新阵地》被日照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评为全市首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创新奖,并名列榜首。学院人文素质教育成果《高等职业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获第六届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人文素质教育模式得到专家学者肯定。在2010年9月召开的全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上,学院作为唯一高职院校参会,党委书记代表全省高职高专院校作典型发言,并主持全省高职高专院校小组讨论,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到上级部门肯定。
(二)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
日初文化墙自建成以来,参观队伍络绎不绝,几乎天天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学院人才培养工作得到进一步优化,培养的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显著提高,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就业率连续三年超过97%,在山东省人事厅组织的就业评估工作中获得优秀。学生创业能力增强,有1200多名学生毕业后自主创业,目前很多学生已经拥有自己独立经营的公司。
各种竞赛成绩显著。在每年举行的各级各类比赛中,成绩均名列同类高职院校之首。在2008、2009、2010年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英语竞赛、数学建模大赛、大运会等各类竞赛中连连夺冠。毕业生在就业岗位表现突出,爱岗敬业,艰苦奋斗,恪尽职守,乐于奉献,深受社会行业企业用人单位的好评。学生精神境界日益提升,“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成为学院毕业生的主动选择。2008年有3名毕业生赴新疆担当志愿者,2009年有2名学生参加西部计划,2010年又有3名学生即将奔赴西部。目前,他们工作优异,并立志服务边疆,其中,李志成获“中国杰出青年志愿者”称号,王立仁被授予“全国大学生志愿者银质奖章”。
(三)学院社会影响力日益增强
日初文化墙作为校园文化的标志性建筑,其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高度融合,已经成为日照大学城旅游线路的重要一站,成为日照市一大景点,许多外地考察团和市民都来参观,从而成为学院对外宣传的新窗口和对外交流的新名片。
学院社会影响力显著提升。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严隽琪来院视察,吴敬琏等社会知名专家学者来院考察讲座;教育部、国资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领导来院检查指导,近一年多来70余家省内外兄弟院校来访,对日初文化墙给予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学院在日初文化墙建设及其教育功能开发利用中主要有三点收获体会。一是校园文化建设要将其载体由“软”向“硬”转变。“建筑是流动的音乐”,日初文化墙不仅发挥其实体的建筑功用,更重要的是其承载的文化内涵,因此,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载体。二是校园文化建设要与思想政治教育及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日初文化墙的建设目标就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和人才培养的要求。三是校园文化建设要遵循认知规律,从浅表层面逐渐开发渗透,循序渐进。
日初文化墙“润物细无声”,将对打造学院教育品牌起到重要作用,为建设人文职业校园起到支撑作用,为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起到推动作用,为形成学院特色奠定物质基础并提供精神动力。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严隽琪参观日初文化墙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参观文化墙
学生社团第二课堂活动
新生军训期间教官向学生讲解文化墙典故
英语角
日初文化墙夜色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李敏)日照市第五届青年科技奖评选结果日前揭晓,来自市茶叶科学研究所的丁仕波等20名同志喜获殊荣,并给予记三等功奖励。据悉,市青年科技奖是由市科协、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
日照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日照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