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江雪
2011年盛夏,当海洋一如既往地为人们带来清凉和欢乐的同时,一种别具新意的海洋艺术走进了大家的视野——— 中国海洋画。2010年8月5日,由日照画家丁万里发起的中国画海洋画艺术创作研究项目正式通过国家审批,成为日照市唯一一个2010年度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也是全国44个立项中唯一一个国画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
“中国画海洋画艺术创作研究”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现代发展观为指导,传承中国画文脉,以海为创作研究主题,以发展繁荣中国海洋画为宗旨,以日照为创作基地。经过一年的探索发展,海洋画站在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上,形成了日照市的文化艺术品牌,丰富日照海洋文化根系。
转行海洋画,是源于丁万里对家乡的热爱。他自幼生长在海边,海滩、海浪、海礁,这些元素构成了他写生的鲜活风景。他渐渐发现,在艺术长河中,海洋文化艺术相对薄弱,并没有人专项从事中国海洋画的创立、研究。怀着对家乡和海洋的热爱,丁万里毅然将重心由从事多年的油画和工笔改为海洋画,并且一画就是近20年。
1982年初春,他跟随一艘渔船出海写生,在严重晕船的情况下,他竟套着救生圈泡在海里,一手握紧拴在船舷的绳子,一边趁晕船症状微微减轻时牢牢记下身处大海的点滴感受。
研究海洋画不仅难,而且险。2003年夏天,丁万里趁暴风雨来临时赶往山海天的海岸线“看海”,巨浪夹着拳头大的鹅卵石朝着公路倾击下来,砸得车身直响。他没有退缩,而是聚精会神地观察着。雨停后他才发现,车身被砸出深深浅浅的坑洞。
时至今日,在丁万里的画室里还能看到厚厚一摞大小不一的海洋图片,这些从各式报刊、杂志上剪裁下来的暗黄色图片出处早已无从考证,却一直被丁万里当做宝贝一样珍藏、揣摩着。他说:“要研究海洋画,必须对海全方位观察。”如今,就算乘坐飞机,丁万里都要选靠窗位置:“从天上看大海,别有意趣。”
中国海洋文化源远流长,然而海洋画的痕迹在艺术长河中总是若隐若现。中国海洋画研究的立项使海洋画从此在艺术类别中自成一派,也使丁万里等热爱海洋、研究海洋画的艺术家们信念更加坚定———继续丰富家乡的海洋文化,将家乡的美景传播到更广阔的地方。
如今,“中国·日照农民画”先后赴美国、法国、土耳其、韩国、墨西哥等十余个国家展出、文化交流,让世界了解了日照,此间,中国海洋画已经崭露头角,引来众多认可与赞叹。
中国海洋画立项后,丁万里深知这只是一个开始:“现在只是架起了中国海洋画研究的框架,要丰富和精细化内容,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在他看来,探索海洋艺术的路还很长很长,他深信,在众多深爱着海洋的艺术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海洋画必会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有魅力。
新闻推荐
张源“2011海洋迷笛音乐节”8月4日在日照海滨开幕后,首场近两万名笛迷享受了这一视听盛宴。接下来的迷笛演出场场火爆,令人为之振奋。迷笛音乐,这个港城市民还有点陌生的字眼,今夏抢...
日照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日照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