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王芳 孙阳
近日,43名日照市公安局开发区分局的民警领到了北京路街道党委的正式任命,开始陆续进驻村居社区落实“民警兼任村官”活动的各项工作。与此同时,全区百余家企业的负责人,也相继迎来了为企业提供跟踪服务的包联责任民警。
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区公安机关维护社会稳定、服务经济建设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警力配置一时难以增加的情况下,如何才能充分发掘警力潜能、提升警务服务的水平呢?
该区公安分局局长宫华告诉记者,“我们就一个办法,把警力下沉,让民警到村居社区、企业单位去,通过实实在在的主动服务来提升公安机关的警务效能。”
日照开发区地处鲁南临港产业带的核心,辖区企业众多、大型项目遍地开花,怎样为企业发展“服好务、护好航”成为摆在公安机关面前的课题。
多年的警务实践,使得该局走出了一条“民警联系企业、跟踪责任服务”的成功之路。全局民警根据工作需要,每人包联两个企业,与企业负责人直接对接,每月至少两次深入企业开展调查走访,重点摸排安全生产隐患和治安状况,指导企业开展治安防范工作,协调解决企业遇到的难题。今年六月中旬,辖区一重点企业的废旧缸体经常被盗,造成数万元经济损失。包联该企业的责任民警了解这一情况后,一连几天深入企业厂区走访调查,最终从厂区周边道路的监控录像中发现案件线索。6月24日凌晨,犯罪嫌疑人再次作案时,被守候在厂区的公安民警当场抓获,继而一举捣毁这一盗窃团伙。案件破获后,包联民警没有片刻放松,马上又投入到了该企业加强巡逻防控的工作中。
目前,民警联系企业制度已惠及全区二百多个重点企业和大型项目,还有更多的企业负责人申请派驻包联民警。
民警下基层,要有一个前沿基站,只有让民警住得下、稳得住,才能保证警务服务工作的实效。基层警务室就是最好的前沿基站。
该局在地方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区科学规划了26个标准化警务室,它们有点在中心村居,有点在重点项目工地,职能辐射周边几公里范围内的居民、企业。这些警务室内办公、值班、休息场所等一应俱全,可以满足民警日常办公的基本需要。同时警务室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都建有了覆盖辖区的视频监控平台。全区所有机关事业单位、村居社区、街道路口的监控设备,全部都能接入到警务室的监控平台。在这里,群众对公安业务有什么疑惑都可以得到解答,还可以进行公安行政审批的预约,最重要的是警务室的巡逻防控可以给居民朋友提供最安心的治安服务。
每一个基层警务室就好像一个桥头堡,它是公安管理服务在广度和深度上的延伸,已经成为民警与群众联系的纽带,实现了公安机关警务服务的零距离。无怪乎,许多居民亲切的称警务室为“家门口的派出所”。
新闻推荐
日照市上半年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完成投资155.03亿元 扩大内需项目进展快于省平均水平
本报讯(记者 王秀洁)日前,记者从市发改委了解到,1—6月份,日照市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年初确定的183个大项目已开工建设108个,完成投资155.03亿元,占年度计划的57.5%,呈现出项目推进快、投资结构优、总体进...
日照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日照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